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专题
- 来源: 编辑:admin
时值九月,秋意渐浓,湖南的军民融合产业热度不减:长沙凯乐微谷军民融合基地还未正式运营,即已接到近百份来自省内外的入驻申请;中电软件园二期信息安全与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建设如火如荼,剑指千亿级信息安全产业集群……
来自省经信委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7月,全省军民融合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02.8亿元,增长6.5%;工业增加值133亿元,同比增长16.4%,高出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9.5个百分点。
新兴动能蓄积,一批军民融合产业高地崛起
长沙河西,岳麓大道旁,湖南麒麟信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占地22亩的麒麟科技园,扬帆启航。作为一家纯软件类军民融合高科技企业,湖南麒麟年主营收入已破亿。
湖南麒麟主要从事国产麒麟操作系统、云计算及信息安全等相关产品的产业化。其中,基于国产操作系统创新开发的云桌面系统,实现在云终端及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推送,相当于只需连接一张电子显示屏,就可使用同时带有国产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等多系统平台的电脑,让国产整机真正替代x86架构整机。
同样令人惊喜的,还有湖南航天环宇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万多平方米的新厂房近日投入使用,生产的都是能“上天”的高精尖产品,如卫星通信与雷达,C919、CR929等航空航天复合材料智能工艺装备等。公司副总经理詹枞生介绍,近5年公司年销售收入持续保持40%以上的增长。
军民融合产业持续升温,我省军民融合企业目前已达269家。长株潭三市的汽车制造、工程机械、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带有“军工血缘”的单位及技术达到70%左右。 我省持有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的单位101家,许可证持证企业总数居全国第九位;其中民口单位占比近七成。
一批军民融合产业高地正在崛起,为我省工业高质量发展蓄积新兴动能。
长沙高新区作为全国首个以军民融合为特色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目前汇聚军民融合企业120余家,收入近300亿元,其中有4家为具备军工资质的上市公司。
株洲航空产业园,依托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这样的核心企业,带动培育湖南通发、南方宇航、易力达机电等一批军民融合企业,目前中小型航空发动机、工业燃气轮机组、风电齿轮箱,分别占据国内90%、 50%、12%的市场份额。
湘潭经开区,一批智能化军工生产车间诞生,军民融合产业范围拓展至陆海空三大领域。
目前,我省拥有株洲航空产业园、湘潭经开区、平江工业园3个国家级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长沙中电软件园、衡阳市白沙洲工业园区、岳阳城陵矶新港区、沅江市船舶产业园4个省级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
高层推动有力,军民融合氛围日益浓厚
我省今年建立省领导联系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工作制度,14位省领导联系分工的19条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其中一半以上涉及军民融合领域。省主要领导亲自调度自主可控计算机及信息安全、航空航天(含北斗)、碳基材料等优势产业链,助推产业链快速成长壮大。
军民融合,湖南基础深厚,省委省政府历来重视。2013年,成立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先后制定出台了一批产业规划和政策;设立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目前年度专项资金总额已达1.5亿元。
随着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我省去年成立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加强对军民融合发展的统一领导,有效凝聚军地工作合力。
今年4月我省放出“大招”,出台《加快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五大措施、17条政策,全是“干货”:
对牵头承担国防领域重大科技项目、武器装备总体型号等任务的单位,项目验收后给予最高300万元的奖励;
对军工单位依托军工技术新开发的民品在湘产业化,并实现新增年销售收入达到5000万元、1亿元的,一次性给予100万元、200万元的奖励……
“这些政策措施不仅有‘真金白银’,而且很务实,鼓励创新,导向鲜明,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省经信委军民结合推进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几年,长沙、株洲、湘潭、衡阳、益阳、岳阳等地,均制定出台了促进军民融合发展的具体措施,军民融合发展氛围日益浓厚。如,长沙市开福区自去年9月发布“军民融合30条”后,省内外优势军民融合企业纷至沓来,其中“最快的只用半天就定下落地意向”。
“湖南发展军民融合产业,政府很重视、经营成本低、专业人才多、地理区位好。”湖南国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正是看中这些优势,3年前选择从外省迁来长沙,主营海洋装备、特种计算机业务。公司总经理江峦介绍,来湘3年,主营业务收入年年攀升,从不到2000万增至5500万元,今年预计可达8000万元。
从上至下强力推进,我省军民融合装上“加速器”。近5年来,我省军民融合工业产值年均增长21%。
创新驱动发展,人才、科研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眼下,东映碳材在长沙、岳阳的两大生产基地基本建成,预计年底可实现小批量生产,从而成为全球第四家、国内首家高性能沥青基碳纤维生产企业,突破关键原材料领域的国际封锁。
湖南大学经过持续攻关,在高性能沥青基碳纤维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去年,为加快推动该项目工程化进程,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下属的创新公司,与湖南大学科技园公司合作成立湖南东映碳材料科技公司。创新院出资4800万元,带动社会资本6800万元,大大加速了高性能沥青基碳纤维产业化项目研发与产业化。
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是湖南省政府与国防科技大学于2013年联合成立,通过制度创新,近年来已推动激光陀螺、自主可控计算机整机、北斗导航、软件无线电等一批科技成果在湘转化。
像这样的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已经成为我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近年来,省政府与海军工程大学合作建设省军民融合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共同承担一系列重大军民融合项目建设;与中国电子合作共建中电软件园,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我省坐拥军民融合人才“宝库”,创新资源丰富,省内近百所高校大部分都开设了与军工相关的专业,拥有一批国家级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创新团队、国防特色学科。
人才优势、科研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如,涂上“神秘”涂料,能让鸡蛋比石头还硬,长沙盾甲新材料有限公司“黑科技”背后的开拓者,是中南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罗世彬院长及其团队;国防科技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团队,研制出世界领先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地面设备,催生了我省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全省现有相关企业51家,从业人员5000人左右。
完善服务,加强对接,全力创建长株潭城市群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2018重庆高交会上,湖南华诺星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一亮相即引起关注。这家企业潜心研究以电磁波为核心的各类安全设备,技术和产品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应用。
在军民融合道路上,这家企业经历了从“两眼一抹黑”到“渐有所悟”,从“撬开门缝”到“登堂入室”。企业掌门人表示,地方政府积极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帮助他们有效缩短了这个过程。
如何为军工企业找到当地优质配套企业,让民口企业的好技术、好产品更快“参军”?我省多招并用,完善服务平台,加强军民对接。
每两年编制一次并公开发布《湖南省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推荐目录》,重点推进航空航天、民用核能、电子信息、工程机械、新材料等领域的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移。
从2017年开始,两年一次组织全省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大会,全面深化与军工央企和国家有关单位的战略合作。
按照“政府主导、需求导向、市场运作”的原则,通过“互联网+服务”的模式,我省计划用两年左右时间整合省内各类资源、信息和服务,建设以省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为枢纽、市州窗口及军民融合示范基地为补充、各类服务机构为支撑的军民融合公共服务网络体系,线上与线下结合,公益服务与专业服务结合,为“军转民”“民参军”提供规范化、专业化、个性化的全方位服务。
“下一步,全力创建长株潭城市群国家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省经信委副主任黄东红表示,创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将以体制机制和制度政策创新为重点,聚焦军民协同创新和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统筹军地创新资源,全力培育高端装备、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典型军民融合产业,为全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探索新路径新模式。
(文/曹娴 朱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