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回乡,3年办出长沙市标准化蔬菜基地

来源:       编辑:admin
2018-06-13

  湖南日报记者 聂廷芳

  望城府治高塘岭以北,平畴极目,宜于农耕,办农庄创业“啸聚”于此。创业艰难,“创农业”更难,“功成名就”、铩羽而归者,均不乏其人。

  曾世杰,23岁自创生态农庄,名“世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专门种菜。创业3年,稳扎稳打,公司成为长沙市行业龙头。今年,个人被授予长沙市“五一”劳动奖章。

  6月11日,记者到长沙市望城区靖港镇,探访他的创业经验。

  “少老板”敢用专家

  “1994年,我就到了长沙城边的蔬菜基地,专业种菜25个年头。几十种蔬菜,没有种不出、种不好的。”说这话的汤罗云,年过半百,来自益阳市赫山区牌口乡,是曾世杰请来的种菜“老专家”。

  “苦瓜不结瓜,芹菜死亡,这里土壤含盐较重,偏酸性,要改良土壤,品种要因地制宜。”任茂辉,来自湘阴,跟着姐夫汤罗云种菜23年,也被曾世杰招至“麾下”。

  曾世杰办农庄,重技术,引人才,理论有省农科院、湖南农大“科技特派员”指教,“操盘”聘请了8位种菜专家,父母亲是“农把式”,技术团队实力雄厚。

  远离化肥除草剂

  “菜地施肥,是农家肥、生物肥,蔬菜看相比化肥菜差,但口感、味道,比化肥蔬菜好;

  “农药安全期有7天、14天、21天3种,我们只用7天期残留的农药,成本高1倍,农业部门抽检、客户检测,绝对没有农药残留。”

  曾世杰说,为了安全、好吃,农庄种菜严格执行绿色标准。

  记者现场看到,每一片菜地,都有3个大化粪池,蔬菜施用发酵有机肥;荧光双色膜替代除草剂,农庄禁止使用除草剂。

  公司电脑监控系统,与手机联网。曾世杰出差在外,能24小时监测每一块菜地的安全作业。如今,他的农庄已是长沙市标准化蔬菜基地。

  投资第一避风险

  今年初,大雪压垮农庄1.6万平方米大棚,果蔬和棚损超100万元;4月两场冰雹,打烂黄瓜、辣椒树、叶子菜,颗粒无收。

  “今年以来农庄还是亏的。搞农业,天气风险大,市场风险也大。”曾世杰已在研究种菜“顺天意、顺气候”,也注意观摩别人的得失。

  他调查发现,有几家农场,各自投入几千万元,因市场欠缺培育,客户不足,有的在亏损,有的老板已彻底放弃。吸取他人教训,曾世杰以销定产,找了城区几十家食堂,但都有长期固定的采购渠道,很难“突破”。他免费送菜品尝,“不好吃不要钱”,终于有大客户,接纳了初来乍到的这个年轻人。

  农庄稳稳地经营,种植的产品从无积压。

  入行先做磨刀功

  曾世杰大学学园林专业,毕业后在江浙做园林工程,回乡跳入农门,尝试做“庄园主”,事先做了扎实的“知识准备”。

  他到中国农业大学“现代农业领军人才专题班”学习2年,看过不少农庄。在台湾,他看到传承三代的小农庄,土地只有50亩,主人脚踏实地做精细,产品销到大陆、香港。

  学完再干。他思路清晰,做品质,做“精细农业”,不贪大,不冒进。2015年创业迈开第一步,借长沙市建立“万亩蔬菜示范园”政策东风,流转土地200亩,逐步增加到400亩;土地整理、道路、沟渠、水电、厂房、机械等,分期投入400多万元,都已形成固定资产;请人用工,各项用耗,精打细算,3年来,整体实现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