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舆情:公众对网约车或存偏见

来源:       编辑:admin
2019-09-25

  3月下旬,交通出行领域发生了两起恶性刑事案件。一则源于3月21日滴滴平台的“辟谣”:有网民称广州一法院女书记员被滴滴司机杀害,后经警方证实案犯为出租车司机。另一则是3月24日常德市一名滴滴网约车司机遇害,嫌疑人系19岁学生,因悲观厌世杀害司机。无论是出租车还是网约车,只是运行方式不同,便利公众出行是基本任务,保障公众出行安全是应有的底线。相关事件中,公众担忧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引发舆论争议。人们在讨论两起刑事案件及出行安全的同时,捕捉到一个现象,即关涉出租车和网约车的刑事案件在舆论场中的传播却出现了“冷热不均”的现象。从舆情的传播热度、传播话题多样性上看,两起事件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引发了部分媒体、自媒体的分析。

  据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统计,截至3月27日12时,“3·21广州女乘客乘出租车遇害”事件,各渠道传播总量1777篇。“3·24常德网约车司机遇害”事件,各渠道传播总量18138篇。

  在微博渠道上,截至3月27日12时,“3·21广州女乘客乘出租车遇害”事件的微博话题热度最高的为@时间视频发起的#法院女书记员深夜打车遇害#,阅读量约213.4万次,讨论1117条,而“3·24常德网约车司机遇害”事件的微博话题热度最高的为@新浪新闻发起的#滴滴司机遇害案涉事学生自首#,阅读量约1.5亿次,讨论9312条。

  表:两起交通出行领域刑事案件新闻媒体报道话题

人民网舆情:公众对网约车或存偏见

  “3·21广州女乘客乘出租车遇害”事件,媒体报道话题集中于“辟谣”,报道内容较为单一,且主要是《新快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澎湃新闻网等地方媒体报道关注。在21日至24日,主要为客观转载滴滴平台及警方发布的案情信息,以及汇总部分网民观点,24日后舆情热度处于低位。

  “3·24常德网约车司机遇害”事件,因受害人为网约车司机,且警方通报中犯案人员“19岁学生”的身份,“悲观厌世,无故杀人”的动机,具有极高敏感性,事件迅速引发舆论热议,人民网、中国经济网、环球网等国家级媒体,千龙网、《每日经济新闻》等地方及行业媒体均迅速跟进。相比于过往乘客人身安全事件中,媒体、网民对网约车平台责任的声讨,此次司机人身安全成为热点话题的同时,较少有声讨、追究网约车平台责任的声音出现。

  舆论观点

  两起交通出行领域刑事案件的报道中,媒体、专家观点主要聚焦四个方面:

  一是认为网约车作为“互联网+”的新产物,公众或存在“偏见”,且出现问题后容易产生心理落差。如澎湃新闻网认为,网约车是“互联网+”的产物,在技术上更安全,滴滴强调的“破案率100%+当天破案”,却形成“破案越快、案情越透明,负面传播就更广泛,公众就觉得更不安全”的悖论,是源于公众对新兴业态有着远高于传统业态的期待,遇到网约车安全问题便会产生更大的“心理落差”。《南方日报》评论认为,这与人们对网约车的选择性偏见有关。网约车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人们曾经给予高度期望,甚至一度寄望以此改革传统出租车行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彼时对出租车诟病多多,对网约车期待多多。如今却是调转过来,特别是伴随着去年多起网约车司机伤害乘客案,以及多地公布网约车司机中的有过犯罪记录人的占比,人们逐渐对网约车的安全问题存疑,会更加关注乘客搭乘网约车遇害事件。

  二是相比于有地域分别的出租车,网约车是“全国性的品牌”,距离当下的网络主流人群也更“近”。如腾讯网专栏作家刘远举称,一个全国性品牌与平台,每一个市民都觉得涉及品牌的危险,发生在自己身边,但对其他城市的出租车案件,其他城市的出租车公司,却觉得离自己很远。媒体评论员曹林也认为,网约车与当下网络主流人群靠得更近,一起命案更能激起网民的焦虑和痛感。

  三是舆论不能在出租车问题上失语,而监管对网约车、出租车等新旧业态应公平发力,保障公众出行安全。《中国青年报》评论称,要舆论关注此事暴露的出租车安全问题,并不是跟出租车过不去,也不是在给网约车“洗白”,只是呼吁同等对待,一方面,舆论不能在出租车命案上缺位,现在失语就是在纵容犯罪;另一方面,整顿、驻场检查和长效监管出租车行业,一样也不能少。光明网评论则聚焦监管层面,认为面对目前新旧业态在安全问题上所呈现出的反差,监管层面的注意力不能再被舆论带偏,保障新旧业态监管的平等、公平发力,是维护社会出行安全不可回避的一点。

  四是网约车有助于解决公众出行难题,应求取网约车安全与公众打车便利之间的最大公约数。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在两会期间曾表示,网约车对经济发展、增加就业、科技创新、改善服务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交通运输部对它发展的态度是积极支持,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要趋利避害、包容审慎、守住底线。近期的两起事件中,《杭州日报》评论认为,以“问题导向”审视网约车安全,一要直面问题、尽最大可能保证网约车营运安全;二要客观看待问题,理性分析问题,求取网约车安全与公众打车便利之间的最大公约数。防止“打车难”“黑车”及出租车拒载等问题死灰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