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舆情一发酵,问题就解决?

来源:       编辑:admin
2019-04-23

原标题:舆情一发酵,问题就解决

三地新闻,一个主题,一起说说——

某地一位女士想给母亲办残疾证,前前后后跑了七八天还没拿到。不得已借助微博举报,当地相关部门要求工作人员作出解释,而工作人员怒怼那女士,“你这寻常老百姓够厉害了,你就在网上发了这个,上面这么重视,一级一级来调查我们。”其后,当地成立由区级领导牵头的专门工作班子,对这位女士的诉求认真研究,并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办理。

某地63岁的田先生因为养老信息性别“男”变“女”,一字之差,折腾了5个多月还没改过来。当地报纸对此报道后,当天上午,性别就改过来了。

而另一省超限运输通行证很难办,其它地方最多一两天就完成2次审批,而在这个省到第17天仍未审批通过。日前,大货车主给当地省委书记的一封公开信在网上流传。书记立即作出批示,该省交通运输厅当天下午即为涉事车主办好车辆大件运输申请许可。

三件新闻串联起来看,有着一个“同类项”:办事时间的伸缩性都不小。那位女士跑了七八天没拿到,微博举报后,区里成立专门工作班子,并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办理;田先生折腾5个多月改不过来自己的性别,见报当天,问题解决;而大货车主17天未办成通行证,网上发帖,省领导批示,“速度破例”,当天办妥。

老百姓到政务服务中心办事,时间到底是多长?对照新闻看看,没有标准答案,可长可短,而媒体一关注、领导一批示,就可以是当天。记得当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常常都有曝光后的反馈,开头语便是经典的一句:“在节目播出的当晚……”

群众办事时间具有伸缩性的背后,是系统性机制的短板,媒体曝光,领导批示,问题大多能“一次办”“马上办”,而在媒体一时关注不到的更大地方、领导一人重视不过来的更多角落,问题便难以及时解决,说明缺位的部门不在少数。

行动的缺位,背后是人民立场的缺失。个别部门的一些人员,遇事往往不是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而是树立“领导意识”、突出“领导导向”——如果工作人员真正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如果公共政务部门都是人民利益至上的立场,那些问题还可能反复出现吗?办事的时间,还会或长或短,自由裁量,看人下单吗?

上面转引的新闻信息,网上已经铺天盖地,批评声音也是连篇累牍。不过,这些新闻以及评论能否引起更大程度的触动或反思,未必让人乐观。一般情况下,都是哪家被点名曝光,哪家可能有所悔改认错,而其他有关部门、相关同行并不会主动对号入座,红脸出汗,除非他的上级有专项检查。倒是群众可能有“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深刻自省:以后办事遇到困难,还是要通过媒体“搞事情”,动静越大,办得越快,办得越好。

回看三条新闻——以及更多类似的新闻,表面上看是媒体力量的一次次彰显,当事人是通过媒体得到问题最终解决,而事实上,真正促成问题解决的是上级领导。基层群众一般难有机会直接面对领导反映诉求,媒体常常便成为他们首选的“问题中转站”。然而,媒体毕竟不可能有闻必报,受众也不是什么都关注,林林总总的问题中,能被拿到舆论场去“发酵”毕竟是少数,能被反复追问反复敲打的更是少数。如果一些公共服务部门不彻底转变作风,旧的问题还会复发,新的问题也会爆发。

还有一个隐忧,说出来别怪我们杞人忧天——习惯了“媒体一曝光,问题就解决”,可能会让一些人习得某些“经验”,试图迎合媒体需求、受众思维,他们虚构由头或夸大情节,获得社会关注,博取受众同情,最后导致公共资源的浪费。有些不断反转的新闻背后,往往便有当事人利益诉求的博弈——公共资源本就有限,我们的公信力,经得起这样的折腾么?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