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钱到底去哪儿了” 网络贷款层层套路何时休

来源:       编辑:admin
2019-08-28

  一经注册便扣款,谁动了我的“钱袋子”?

  网络贷款,层层套路何时休

  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许多金融产品在网上随处可见,这其中就包括网络借贷。不同于传统的借贷方式,网络借贷客观上有操作便捷、流程简单的特点,然而,有些网贷平台却风险暗藏。

  近日,不少网友在某投诉平台上反映,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收到来自网贷平台方的扣款短信。未输入支付密码便被扣款,有网友甚至表示自己连扣款提示短信都没有收到。

  “我的钱到底去哪儿了”

  不久前,在哈尔滨读大学的王斌收到银行卡扣款信息,显示已向某网贷平台支付299元人民币,在此期间,他并没有输入支付密码,也未在扣款前收到任何提示。值得注意的是,王斌在下载了与之相关的App(应用程序)、注册并填写完银行卡号与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之后,发现软件使用前要先收取费用。出于谨慎,王斌并未使用该网贷平台并随即卸载。令人意外的是,两天后,王斌仍然收到了平台的扣款信息。

  这种遭遇并非个例。笔者在梳理相关情况后发现,投诉平台上与之相关情况的投诉已过万件,大部分投诉内容与之相仿:下载网贷App、注册、填写个人信息、扣款。由于还未使用过网贷借款功能,不少用户对被扣款的原因疑惑不解。

  据统计,存在“不知情便扣款”情况的网贷App至少有10余款。网友表示,平台扣款数额从98元到299元不等,扣款理由也是五花八门,“个人信息评估推荐服务”占多数,但不少用户并不知自己已使用过此项信息评估服务。

  服务协议暗藏扣款名目

  还未借款,为何已经被收取了费用?“个人信息评估推荐服务”可以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收费吗?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所谓需要收费的“个人信息评估推荐服务”,多隐藏在用户刚注册时填写的服务协议里。事实上,用户在注册过程中,会有需要自行勾选的服务协议,“我已阅读并同意《代扣服务协议》”“登录即代表您同意《用户服务协议》”“我已阅读并同意《评估推荐服务协议》”……收费的信息评估推荐服务就在其中,利用不少用户很少会认真阅读注册时相关协议的心理,就这样“拿走”了用户的钱。

  不少网友表示,自己注册时“不知不觉”地就“开通”了免密支付。从注册到自行勾选服务协议再到开通免密支付,一个再寻常不过的注册场景,实际上却陷阱重重。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网贷平台对于关键性条款没有给予明确提示,而是隐藏于条约中,这本身就侵害了用户的知情权和自由选择权,这样的约定理应无效。在用户并未产生贷款业务、网贷平台也没有提供任何服务的情况下,平台“五花八门”的收款是不成立的。

  擦亮双眼选择正规平台

  朱巍认为,第三方支付平台在与网贷App进行合作前,也应对其互联网金融服务的资质进行考核,确认其是正规平台后再与其合作。若网贷平台缺乏资质或相关证明,第三方支付平台还要跟它们合作,就需要承担连带责任。

  近期,网贷行业清退步伐不断加快,上海、四川、深圳等地相继公布了网贷机构清退名单。监管引导机构良性退出,有利于化解行业风险,加快行业出清,净化市场环境。前不久,北京也公示了第二批15家网贷“黑名单”。一直以来,一些不良网贷平台引发的问题屡见不鲜,乱象丛生,侵害了用户权益。监管部门及时出手,对于营造风清气正的市场环境无疑是强有力的信号。一些不良甚至非法网贷平台不仅侵害了消费者正当权益,有些较为极端的案例甚至对用户的正常工作、学习、家庭生活都造成了负面影响,危害之大实在不可小觑。

  对于网贷平台使用者来说,如何能够准确识别“套路”,避免个人利益受损?业内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市场上存在的许多网贷App是不合规的,“套路”层出不穷,也给识别和判断造成了不小难度。用户要擦亮眼睛,尽量不要使用许多不知名的网贷App,也不要通过这类产品来理财。与此同时,要注意注册协议中所涉及的相关隐私问题,努力保障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原标题:“我的钱到底去哪儿了” 网络贷款层层套路何时休

值班主任:颜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