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银智库《每周要闻分析》(2018.6.11

来源:       编辑:admin
2018-06-26

民银智库《每周要闻分析》(2018.6.11-6.17)

2018-06-18 06:00 来源:民银智库 贷款 /房地产 /央行

原标题:民银智库《每周要闻分析》(2018.6.11-6.17)

民银智库《每周要闻分析》(2018.6.11

目 录

1. 美联储:加息25基点,预计年内加息四次

2. 欧央行:年底结束QE,2019年夏天前不加息

3. 日本央行:下调通胀评估,保持货币政策不变

1. 习近平总书记:切实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

2. 李克强总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3. 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扩大进口措施

1. 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15万亿元,M2同比增长8.3%

2.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幅走低

3. 央行加大投放力度呵护资金面,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按兵不动

四、5月数据专题

1. 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回落至6.8%

2. 1-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1%,民间投资同比增长8.1%

3.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5%

4. 1-5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略降至10.2%,销售面积增速同比回升至2.9%

5. 5月财政收入同比增长9.7%,财政支出同比增长0.5%

1.美联储:加息25基点,预计年内加息四次

6月13日,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至1.75%-2%。会议声明还暗示2018年将采取更为激进的立场,即在2018年将加息4次,而不是之前计划的3次。

会议声明显示,5月份以来美国就业市场继续保持强劲,经济活动稳步扩张。近期数据显示美国家庭消费增长回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强劲增长,整体通胀和剔除食品与能源的核心通胀水平都已接近美联储2%的目标。

声明表示,美国经济面临的风险大致平衡,美联储预计美国经济中期将持续扩张,就业市场将保持强劲,通胀率将处于美联储“对称性的2%目标”附近。

会议发布的季度经济预测显示,美联储预计今年美国经济将增长2.8%,略高于3月份预测的2.7%;美联储预计2019年和2020年美国经济将分别增长2.4%和2%,与3月份的预测一致。此外,美联储官员预计今年共加息4次,多于3月份预测的3次; 2019年和2020年将分别加息3次和1次。

会议声明发布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举办了任内第二次FOMC记者会。鲍威尔表示,从明年1月开始,每次FOMC会后都会增设记者会,也会持续更新季度经济预期。

数据方面,美国5月CPI同比上升2.8%,与预期持平,高于4月的2.5%;美国5月核心CPI同比上升2.2%,与预期持平,高于4月的2.1%。

点评:

这是自2015年12月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以来的第7次加息,符合市场预期。与之前的声明相比,此次会议声明中删除了关于“联邦基金利率仍将相当长一段时间保持在当前低位”的表述;对于加息,用“进一步逐步上调”替代了“调整”;关于通胀预期,删除了“基于市场的通胀补偿指标仍处低位”的表述,表示长期通胀预期指标“几乎未变”。此次公布的经济预期还上调了今年实际GDP增长预期以及今、明两年PCE通胀预期,同时下调了2018至2020年的失业率,显示出美联储对经济稳步增长的信心。

本次议息会议最受关注的是美联储下一阶段收紧货币政策的节奏。点阵图显示,2018年将加息4次,2019年将加息3次。美联储还决定从明年开始每次政策会议后都召开新闻发布会,这意味着美联储将有更多的加息可选时点。同时,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强调美联储将非常谨慎,确保政策收紧步伐不会过快,且可以及时扭转加息路径,因为加息过快或过慢都可能带来损害。整体来看,6月议息会议声明及鲍威尔表态体现出美联储有意提高货币政策灵活性、适应性的态度。未来,美联储或将倾向于相机抉择,根据经济状况、通胀预期以及就业情况适时调整加息节点。(任亮)

2.欧央行:年底结束QE,2019年夏天前不加息

6月14日,欧央行公布6月货币政策会议声明。购债方面,欧央行表示当前每月300亿欧元的资产购买规模将持续到9月份,10月份至12月的月度购债规模为150亿欧元。只要有必要,欧央行将对到期债券进行再投资,再投资将一直持续到QE结束后很长一段时间;利率方面,欧央行此次维持三大利率不变,符合市场预期,并表示将至少保持利率不变至2019年夏天。

通胀方面,欧央行上调了2018和2019年的通胀预期,维持2020年通胀预期不变。具体来看,欧央行大幅上修欧元区2018年通胀率预期至1.7%,远高于3月份的预测值1.4%;预计2019年通胀率为1.7%,高于3月份时预期为1.4%;预计2020年通胀率为1.7%,和此前一致;经济增速方面,欧央行下调了欧元区2018年经济增长预期,维持之后两年的经济增速不变。具体来看,欧央行大幅下调欧元区2018年GDP增速为2.1%,远低于3月份的预测值2.4%;同时预计2019和2020年GDP增速分别为1.9%和1.7%,均与前次预测保持一致。

欧央行行长德拉吉会后表示,购债方面,仍有必要保持大量货币刺激措施,本次未讨论具体的再投资政策;利率方面,欧央行未讨论何时加息,声明中“维持利率不变至少至明年夏天”的说法是有意不精确的,因为委员会认为市场不确定性正在上升;通胀方面,委员会认为通胀显著改善,围绕通胀前景的不确定性减少。即便是在资产购买计划结束后,通胀也将持续朝目标靠拢;经济增速方面,经济增速趋于温和部分因为临时性因素,还受外部贸易减弱和不确定性影响,同时反映了从高水平的回撤。

点评:

本次欧央行货币政策会议声明一改此前偏鸽派的模糊态度,对QE和加息两大问题都给出了明确指引,向货币政策正常化迈出了一大步。其主要源于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受油价跳涨提振,5月份欧元区CPI升至1.9%的13个月高点,非常接近欧洲央行2%的通胀目标;另一方面,意大利两党组阁顺利达成,政治动荡风险有所减弱。

然而,考虑到欧盟与美国的贸易争端不断加剧、正在显现的经济放缓趋势以及潜在的政治风险,欧央行在鹰派和鸽派间进行了巧妙权衡:既明确了年底将结束QE,又通过对2019年加息时间留有灵活余地来表达不急于加息的态度。

会后,欧元兑美元汇率短线走高,之后加速回落,最终跌破1.16的关口至1.1567收盘,创2月以来单日最大跌幅。其原因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市场对于欧央行今年底结束QE已早有预期;二是欧央行将现行三大利率“至少维持至2019年夏天”的决议不及市场此前“最早于2019年年中加息”的预期;三是德拉吉会后讲话未提供具体的加息或再投资政策细节,引发市场对欧央行未来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忧;四是欧央行在声明中下调欧元区2018年经济增速预期的同时,还显著上调了通胀预期,显示出欧元区滞胀风险有所上升。(张雨陶)

3.日本央行:下调通胀评估,保持货币政策不变

上周五,日本央行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宣布维持货币政策不变,利率维持在-0.1%,并保持80万亿日元购债规模,把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维持在大约0.000%。货币政策委员会以8-1的投票结果决定维持收益率曲线控制目标在0%不变,委员片刚刚士投反对票。

日本央行表示,日本经济温和扩张;CPI在0.5%至1.0%之间波动;通胀偏向一侧波动,随着产出缺口改善、通胀预期加强,通胀将加速升至2%。

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表示,继续实施宽松政策是合适的,当前的收益率目标控制政策是可持续的,无需再进行一次全面的政策评估;需要进一步分析经济和通胀形势,将继续实施有力的刺激政策,仍致力于实现2%的通胀目标,距离实现通胀目标仍有较大距离。

点评:

在此次议息会议上,日本央行决定继续延续质化量化宽松+收益率曲线控制的政策框架,与当前的经济和通胀形势相吻合,符合市场预期。

经济增长方面,日本央行保持温和扩张的评估不变,但市场对其前景仍有疑虑:一是日本一季度实际GDP季调环比增速为-0.2%,这是近八个季度日本经济首次出现环比负增长;二是尽管二季度开局良好,但4月制造业产出放缓且库存攀升、家庭支出出现下滑,5月制造业PMI和服务业PMI较4月双双出现大幅回落;三是美国总统特朗普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导致日美贸易摩擦加剧,打击企业信心。

通胀前景方面,日本央行决定下调CPI评估,预计CPI区间在0.5%至1.0%,而此前的评估为1%左右。日本央行认为,近来的通胀疲弱源于家庭和企业的通缩心态阻碍了长期通胀预期改善,以及非制造企业的生产率显著提高抑制了价格增长,但随着产出缺口改善、通胀预期加强,通胀将加速升至2%,因此并没有更改通胀目标。

由于日本央行继续维持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下调通胀评估,因此日元仍有贬值预期。为防止日元过度贬值风险,日本央行近来连续削减购债规模,以提高债券收益率。上周,日本央行又缩减3至5年期限日本国债购买规模300亿日元,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削减,距离日本央行上次宣布削减购债仅仅不到两周。但日本央行此举并不是货币政策正常化的信号,黑田东彦明确表示,当前应尽最大努力实现通胀目标,过早谈论退出宽松会令市场困惑,会在适当的时候和市场沟通退出问题。(孙莹)

1.习近平总书记:切实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

6月12至14日,习近平在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后,在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省长龚正陪同下,先后来到青岛、威海、烟台、济南等地,深入科研院所、社区、党性教育基地、企业、农村,考察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强调,切实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不断取得高质量发展新成就,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点评:

上合峰会后习总书记考察山东,重点围绕“切实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不断取得高质量发展新成就,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一中心思想,从四方面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

一是在落实新发展理念方面,要清楚认识到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印在脑子里、落实在行动上,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让祖国大地不断绿起来、美起来。

二是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关键是要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要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思路,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推动基础设施提升,推动海洋强省建设,推动深化改革开放。

三是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方面,要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一方面,国企特别是央企要深化向现代企业转变的改革、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大力培育创新优势企业,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四是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山东作为农业大省,一方面要把粮食生产抓紧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另一方面要把农民增收夯实夯牢,把脱贫攻坚战打好打赢,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张雨陶)

2.李克强总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6月11日至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湖南衡阳、长沙考察。

在湖南省省委书记和省长陪同下,先后视察了衡阳白水村水稻长势、白沙洲工业园产业承接情况、三一集团长沙智能制造车间、外商独资企业博世长沙公司生产线智能升级情况,指出要加强对农业的投入和扶持,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承接产业转移,欢迎外商企业来华投资兴业,鼓励发展“互联网+民生”新兴行业。

点评:

总体上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促进政府职能转变。这三个方面也可以简单概括为“破旧、立新、改善制度环境”。

过去五年多,“破旧”和“制度环境改善”已取得不小成绩,但仍需在“立新”方面有所着力。要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更重要的是发展壮大新动能,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如加大农业和农村投入,发展现代农业;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做好产业承接和产业升级;加强制造业强国建设,大力发展先进高端制造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推动“互联网+”与民生领域的结合;进一步扩大开发,吸引外资来华投资兴业,加强双方在先进制造领域的合作。

随着制度环境持续改善,经济逐渐实现破旧立新接续转换,中国经济最终有望实现“产能高端化、库存合理化、杠杆适度化”的理想发展状态。(伊楠)

3.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扩大进口措施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1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实施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确定进一步扩大进口的措施,促进调结构惠民生和外贸平衡发展。

点评:

在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国继续主动扩大进口、降低关税,改善营商环境,表明中国推进和维护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和自由贸易的一贯立场。在稳定出口的同时,进一步扩大进口,一方面可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能加快倒逼国内产业的转型升级。

今年以来,国务院层面的一系列会议对扩大进口进行了具体部署。3月2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分工,强调要出台进一步放宽准入、扩大开放的政策,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4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进口抗癌药实施零关税并鼓励创新药进口。5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以开放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5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较大范围下调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更好满足群众多样化消费需求。

为保证广大消费者真正感受到降税带来的好处,此次会议进一步要求优化进口通关流程,开展海关“经认证的经营者”国际互认,提高进口贸易便利化水平;清理进口环节不合理管理措施和收费;创新进口贸易方式,支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加强外贸诚信体系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有效互动。(伊楠)

1.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15万亿元,M2同比增长8.3%

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74.31万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低0.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52.63万亿元,同比增长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2个和11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6.98万亿元,同比增长3.6%。当月净回笼现金1702亿元。

5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32.89万亿元,同比增长1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27.31万亿元,同比增长12.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1个和0.3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15万亿元,同比多增405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14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22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923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525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58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031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447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42亿元。月末,外币贷款余额8700亿美元,同比增长6.1%。当月外币贷款减少45亿美元。

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608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023亿元。其中,当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14万亿元,同比少增384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228亿元,同比多减129亿元;委托贷款减少1570亿元,同比多减1292亿元;信托贷款减少904亿元,同比多减2716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741亿元,同比多减496亿元;企业债券融资净减少434亿元,同比少减2054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438亿元,同比少20亿元。

点评:

5月末M2同比增长8.3%。在4月底置换式降准释放基础流动性的背景下,5月M2增速并未如预期回升,主要受到非金融企业存款增长较弱的影响,与实体经济流动性收缩有关。

贷款方面,5月人民币贷款增长符合预期。分部门来看,住户部门贷款保持稳定,而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明显下滑,表明实体信贷支持力度有所下降。具体来看,住户部门新增短期贷款在扩大内需的政策导向下继续保持增长;新增中长期贷款受制于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政策加码、融资持续收紧,已连续13个月同比少增。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今年来首次转为同比少增,其中短期贷款同比大幅少增3057亿元,意味着企业获取短期流动资金的紧张程度显著上升;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365亿元,可能与企业信用事件高发导致银行主动收缩信贷以及银行信贷投放能力受限的双重制约有关;票据融资继续显著增长,表明其他渠道融资收紧下企业加速贴现。

社融方面,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较4月腰斩,是2009年以来的历史同期次低值。表外监管继续强化、信用违约风险升高等因素叠加共同导致社融超预期下滑。除新增人民币贷款与股票融资外,其余各分项全面下跌,其中表外融资下滑最为显著。具体来看,表内融资仍然平稳,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380亿元,资本金约束使得银行表内资产扩张受到一定限制;表外融资下滑幅度扩大,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3项共减少4215亿元,同比多减4505亿元;直接融资增长微弱,主因是企业债券净融资受到信用债风险事件拖累,由前几个月的大幅增长转为下降434亿元。

鉴于5月经济数据弱于预期,且社融超预期下跌,后续央行可能进一步加大MLF、PSL等中长期资金投放,以改善流动性结构,引导资金更多流入实体经济。如果经济基本面进一步下滑,需求全面回落,央行可能适当放松货币政策,再次降准的概率也将上升。(袁雅珵)

2.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幅走低

上周,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由6.4003下调至6.4306,累计下调303bp。

在岸市场方面,上周在岸即期汇率由6.4097降至6.4168,累计贬值71bp。离岸市场方面,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由6.3996降至6.4366,累计贬值370bp。

一篮子货币方面,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小幅波动。根据外管局公布的数据,在2018年6月1日至6月8日期间,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由97.33降至97.30;参考BIS货币篮子的人民币汇率指数由100.60升至100.61;参考SDR货币篮子的人民币汇率指数由98.34降至98.16。

点评:

上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前半周较为平稳,但自周四开始波动显著。上周五,人民币中间价报6.4306,较前一交易日大跌344bp,贬至2018年1月18日以来最低,同时降幅也创2018年2月9日以来最大。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大幅调降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美联储14日再次加息,而我国央行并未如市场普遍预期跟随上调货币市场操作利率,导致中美无风险利差收窄,增加了外汇市场热钱流出压力;二是欧元区6月议息会议维持各项政策参数不变,明确今年底会结束量化宽松,但同时也表示在明年夏天之前不会加息,导致欧元对美元贬值,推动美元指数一度突破95;三是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过白宫声明称,决定对中国价值500亿美元的输美产品征收25%的关税,对此中方决定对自美国同等金额进口商品实施同等程度的征税,中美贸易紧张关系重燃,使得市场避险情绪升温。

在推动资本项目开放方面,6月12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外汇管理规定》,人民银行会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取消资金汇出限制、本金锁定期要求,允许QFII、RQFII外汇套保,成为金融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

在上周四召开的陆家嘴论坛上,央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目前我国外汇市场形势基本稳定,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弹性增强,预期合理分化,外汇储备规模总体保持稳定。预计短期内,美元指数继续震荡上行的可能性较大,人民币汇率存在调整空间,但调整幅度或较为有限,总体上仍会延续双向波动格局,这也将一定程度上缓解前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及一篮子汇率指数过快上升的影响。(任亮)

3.央行加大投放力度呵护资金面,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按兵不动

上周,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有所收敛,各层次货币市场利率普遍上行,其中跨季资金利率上行幅度较大,债券市场收益率涨跌不一。

资金投放量方面,上周央行开展了4800亿元逆回购,逆回购到期2400亿元,通过逆回购操作净投放资金2400亿元。此外,央行于6月15日开展了10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招投标,发放抵押补充贷款(PSL)605亿元。

货币市场方面,各期限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全面上行,R001上行3bp至2.63%,R007上行15bp至3.03%,R014上行48bp至3.75%,R021上行69bp至4.98%,R1M上行20bp至5.25%。存款类机构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全面上行,其中DR001上行1bp至2.56%,DR007上行5bp至2.76%,DR014上行31bp至3.49%,DR021上行196bp至5.23%,DR1M上行1bp至4.70%。各期限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小幅上行,其中Shibor001上行3bp至2.59%,Shibor007上行4bp至2.81%,Shibor014持平于3.66%,Shibor1M上行8bp至4.13%,Shibor3M持平于4.35%。

利率债方面,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5bp至3.60%,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下行6bp至4.39%。信用债方面,10年期3A+级中短期票据收益率下行3bp至4.96%,10年期3A级铁道债收益率下行2bp至4.97%,10年期3A级企业债收益率持平于5.09%,10年期3A级城投债收益率上行4bp至5.32%。

点评:

上周,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呈现温和收敛态势,主要期限资金利率普遍有所上涨,其中跨季资金利率上行尤为显著,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缴税与缴准时点叠加加大资金面扰动;二是地方政府债券迎来今年单周最大发行量;三是年中考核时点即将来临。不过,由于央行显著加大了资金投放力度,市场资金面并未出现过度紧张局面,6月15日货币市场利率已明显下行。

上周央行综合使用了逆回购、国库现金定存和PSL三种工具加大流动性投放,呵护年中资金面平稳的意图彰显无疑。从结构上看,所投放资金期限全面覆盖短中长期,意在满足不同期限资金需求,缓解流动性短缺矛盾,力图在保证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总量合理稳定的同时,引导资金更多流向实体经济重点领域。

值得关注的是,6月14日美联储宣布加息后,央行当日的逆回购操作并未如市场预期跟随上调利率,体现出一定的定力,主要原因是近期公布的5月经济数据逊于预期,投资、消费超预期回落,社融环比腰斩,内外部矛盾影响下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基于对经济前景的考虑,央行维持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不变,着力维护资金面平稳,预防经济出现更大幅度下滑,体现出我国货币政策的灵活性与独立性。

本周,季末效应将进一步显现,跨季资金价格仍有上涨压力。不过,逆回购到期量为2300亿元,压力较上周进一步减小;同时税期高峰已过,资金面扰动减少;加之央行呵护力度加大有效缓解了市场情绪,预计资金面将维持中性略偏紧格局。(袁雅珵)

四、5月数据专题

1.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回落至6.8%

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8%(以下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增速比4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月提高0.3个百分点。从环比看,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58%,增速比上月回落0.03个百分点。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与1-4月份持平,高于2017年全年6.6%的水平。

分三大门类看,5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制造业增长6.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2%。

分经济类型看,5月份,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集体企业下降2.9%,股份制企业增长6.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8.4%。

分行业看,5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36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比4月减少1个。

分地区看,5月份,东部地区增加值同比增长6.2%,中部地区增长8.0%,西部地区增长5.4%,东北地区增长7.3%。

5月份,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7.8%,比上年同期下降0.7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0142亿元,同比增长6.9%。5月份,发电量同比增长9.8%,增速比4月提高2.9个百分点。

点评:

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虽较4月份小幅回落0.2个百分点,但仍处于近年来较高水平;环比增长0.58%,为2017年7月以来次高水平。

从行业结构来看,三大门类均实现正增长:5月采矿业增加值由4月同比下降0.2%改善至同比增长3.0%,创2016年4月以来新高;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2%,较4月大幅提高3.4个百分点,创2013年9月以来新高;制造业增长6.6%,较4月回落0.8个百分点,成为拖累工业生产放缓的主要因素。具体来看,41个大类行业中,上游黑色与有色金属行业同比增速提高,下游部分高端制造业同比增速下滑。

5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虽小幅回落但仍保持高位,主要受供需两端影响:从生产端看,高炉开工率和6大发电集团日均耗煤量等高频指标均显示5月份工业生产维持了较高的景气度,加之春节后复工较晚以及5月份较4月份多两个工作日,因此工业生产活动整体保持旺盛;从需求端看,5月份出口(按人民币计)同比增长3.2%,虽较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但受益于海外经济基本面向好、出口商为规避中美贸易战可能导致的高关税而提前执行订单以及美元走强影响,出口同比增速仍大幅高于1.9%的预期值,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6.9%,较4月份大幅提高2.7个百分点。(张雨陶)

2.1-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1%,民间投资同比增长8.1%

2018年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16043亿元,同比增长6.1%,增速比1-4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从经季节调整后的环比速度看,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47%。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6844亿元,同比增长15.2%,增速比1-4月份回落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79550亿元,增长2.5%,增速与1-4月份持平;第三产业投资129649亿元,增长7.7%,增速回落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6%,增速比1-4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投资同比下降1.8%,降幅比1-4月份收窄0.2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长5.2%,增速提高0.4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下降10.8%,降幅扩大2.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9.4%,增速比1-4月份回落3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4142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2%,增速比1-4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

1-5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34399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比1-4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62.2%,比1-4月份回升0.4个百分点。

点评:

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6.1%,增速分别比1-4月份和上年同期回落0.9个和2.5个百分点。经季节调整后,5月环比折年增长5.79%,低于4月的6.04%和去年同期的6.93%。金融去杠杆继续稳步推进、地方政府债务监管持续加强等因素对投资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显现,5月社融断崖式下跌意味着固定资产投资资金到位情况应不乐观,未来投资下行压力仍大。

从三大支柱来看,基建投资增速的显著回落仍然是投资增长放缓的主要拖累因素,制造业投资持续改善,房地产开发投资则继续高位放缓。

具体来看,1-5月份,第三产业中的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速比1-4月份回落3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降幅扩大2.4个百分点。基建投资下行幅度加深一方面与去年同期基数较高有关,另一方面也表明地方政府融资约束强化、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远不及去年,以及PPP入库项目清理退库、停建缓建等因素的制约仍然显著。制造业投资增长5.2%,增速比1-4月份提高0.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升0.1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与高端装备制造业对制造业投资的拉动作用显著提升。5月制造业PMI数据显示制造业生产呈供需两旺势头,需求回升与盈利改善支撑企业投资意愿持续改善。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名义增长10.2%,仍处于较高增长水平。

近期房地产调控仍然趋严,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行为规范继续强化,信用收缩对实体经济负面影响显著。因此,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增长压力仍大,制造业投资虽有改善动力但仍处于低位,整体投资下行风险进一步提高。不过,考虑到后续宏观政策仍有调整空间,如果国内需求下滑严重,政府微调财政政策提振经济的概率将加大,后续投资走势尚待观察。(袁雅珵)

3.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5%

2018年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35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以下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名义增长)。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1477亿元,增长5.5%。

2018年1-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176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57518亿元,增长7.8%。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5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6092亿元,同比增长8.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267亿元,增长9.6%。1-5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27716亿元,同比增长9.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1460亿元,增长10.5%。

按消费类型分,5月份,餐饮收入3321亿元,同比增长8.8%;商品零售27038亿元,增长8.4%。1-5月份,餐饮收入16057亿元,同比增长9.8%;商品零售133120亿元,增长9.4%。

在商品零售中,5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10736亿元,同比增长5.6%。1-5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53888亿元,同比增长7.8%。

2018年1-5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32691亿元,同比增长30.7%。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4819亿元,增长30.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6.6%;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穿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42.4%、24.9%和30.7%。

点评: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大幅回落。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名义增长8.5%,较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较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自今年以来单月首次突破3万亿元,消费总量继续扩大。

5月份消费增速回落主要原因在于汽车、网上零售和居住类消费低增长。其一,在经历前两年的高增长后,受2018年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结束、前期购买力透支、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进口关税下调实施在即等因素影响,汽车消费增速持续走低,5月汽车消费增速较上月大幅下滑4.5个百分点;其二,618电商促销导致网上零售5月累计增速较上月回落1.7个百分点;其三,在之前房地产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增速持续回落的情况下,不利于居住类消费增长,5月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家具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累计增速分别较上月回落0.6、0.1和0.5个百分点。

部分消费升级类商品增速加快。5月份,基本生活类商品平稳增长,部分消费升级类商品加快增长,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石油及制品类、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增速分别较上月提升1.4、0.7和0.8个百分点。

6月份,尽管汽车消费难有起色,但端午节假日移动和618电商促销会大幅拉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村地区消费潜力持续释放、消费升级步伐加快以及一系列促消费政策的落地,也将对消费形成有利支撑。综合考虑,预计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较5月份有所回升,将回升至9%以上的增速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孙莹)

4.1-5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略降至10.2%,销售面积增速同比回升至2.9%

2018年1-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142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2%,增速比1-4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29037亿元,增长14.2%,增速与1-4月份持平。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70.1%。

1-5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68499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0%,增速比1-4月份提高0.4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72190万平方米,增长10.8%,增速提高3.5个百分点。房屋竣工面积30484万平方米,下降10.1%,降幅收窄0.6个百分点。

1-5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774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1-4月份为下降2.1%;土地成交价款3522亿元,增长16.0%,增速提高2.4个百分点。

1-5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5640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9%,增速比1-4月份提高1.6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48778亿元,增长11.8%,增速提高2.8个百分点。

5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56010万平方米,比4月末减少67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减少466万平方米,办公楼待售面积增加32万平方米,商业营业用房待售面积减少196万平方米。

1-5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62003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比1-4月份提高3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10201亿元,下降2.8%;利用外资21亿元,下降76.2%;自筹资金19473亿元,增长8.1%;定金及预收款20122亿元,增长12.7%;个人按揭贷款9250亿元,下降3.6%。

5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简称“国房景气指数”)为101.58,比4月份提高0.21点。

点评:

1-5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高位微降,同比名义增长10.2%,连续3个月位于10%以上较高增长水平。一方面,前期土地购置费延迟支付带来的支撑效应仍然存在;另一方面,近期部分热点城市房地产销售有所回暖,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开发商的投资需求。

地产销售显著回暖。1-5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比1-4月份回升1.6个百分点,为去年7月以来首次回升;销售额增速比1-4月份回升2.8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收窄,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销售面积增速均有所提高。楼市销售呈全面回暖迹象,主要原因与开发商近期加速推盘以加快销售回款缓解资金压力,并冲刺半年业绩有关,能否持续尚有待观察。

新开工、土地购置与到位资金增速全面回升。建设指标全面反弹,1-5月份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速比1-4月份回升3.5个百分点;施工面积同比增速较1-4月份提高0.4个百分点。受楼市销售回暖提振,房企开工进度明显加快。土地购置重新回暖,1-5月份土地购置面积同比增速比1-4月份回升4.2个百分点,重新由负转正;土地成交价款较1-4月份回升2.4个百分点至16%。近期各地积极加大限价房用地、租赁住房用地的供应,对土地购置有一定支撑。资金来源出现改善,1-5月份到位资金同比增速比1-4月份回升3个百分点,主要受自筹资金、定金及预收款高增的带动,与此同时个人按揭贷款降幅有所收窄,国内贷款、利用外资仍处负增长区间,这也印证了当前楼市销售正在回暖。

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控并未出现松动迹象,“房住不炒”定位毫不动摇。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5月共有40余个城市发布调控政策50次;1-5月调控政策出台共计约160次,同比增加60%。限购、限贷、限价、限售等组合政策层层加码预示着房地产销售反弹可持续性存疑,地产商资金仍将趋紧。预计房地产投资10%以上的高增速很难维持,未来或将继续回落。(袁雅珵)

5.5月财政收入同比增长9.7%,财政支出同比增长0.5%

5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631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650亿元,同比增长8.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8981亿元,同比增长10.6%。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15912亿元,同比增长12.8%;非税收入1719亿元,同比下降12.8%。

1-5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6650亿元,同比增长12.2%。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880亿元,同比增长15.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44770亿元,同比增长9.5%。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76810亿元,同比增长15.8%;非税收入9840亿元,同比下降9.5%。

5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003亿元,同比增长0.5%。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2981亿元,同比增长9.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022亿元,同比下降1.2%,主要是部分支出错月、以及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等因素的影响。

1-5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2695亿元,同比增长8.1%,为年初预算的39.4%,比去年同期进度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11945亿元,同比增长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0750亿元,同比增长8.3%。

1-5月累计,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5722亿元,同比增长39%。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602亿元,同比增长6.2%;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24120亿元,同比增长41.9%,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2251亿元,同比增长45.9%。

1-5月累计,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0983亿元,同比增长45.8%。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支出322亿元,同比下降19.5%;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相关支出20661亿元,同比增长47.7%,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18838亿元,同比增长51%。

点评:

财政收入增速下滑。5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9.7%,增速较上月回落1.3个百分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其中,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2.8%,较上月回落1.8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因为多项减税降费新政5月1日开始实施,造成财政收入减收;非税收入同比下降12.8%,降幅较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

财政支出大幅减速。5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0.5%,较上月大幅回落7.7个百分点,这主要因为受部分支出错月以及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等因素的影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较上月大幅回落9个百分点。1-5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8.1%,为年初预算的39.4%,比去年同期进度加快0.2个百分点,支出进度总体加快。

房地产市场持续反弹,土地市场明显活跃。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方面,5月份,契税同比增长20.8%,较上月加快4.6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上升;土地增值税同比增长21.1%,较上月加快13.6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上升;房产税同比增长11.5%,较上月加快7.3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上升;城镇土地使用税同比增长7.2%,较上月加快3.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上升;1-5月累计,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同比增长45.9%,较1-4月和去年全年加快5.2个百分点。在房地产市场调控并未出现松动的情况下,不少城市推出人才吸引计划,直接推动了当地房地产市场,同时也间接带动了土地市场。

随着各项减税降费政策落到实处,将更好地发挥改革红利,有效减轻市场主体负担,改善营商环境,为财政增收提供有力保障,且房地产市场开始回暖也会带动相关税收增长,预计6月财政收入增速会较5月小幅提升,继续保持稳健增长。(孙莹)

民生银行研究院《每周要闻分析》团队

minshengyinhang

孙 莹 sunying16@cmbc.com.cn

伊 楠 yinan@cmbc.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