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行”陈四清发告别信 拟执掌工行
- 来源: 编辑:admin
本报记者 张漫游 北京报道
4月23日上午,《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中国银行原董事长陈四清在中行总行发出告别信,正式告别了其奋斗了29年的地方。记者获悉,4月22日,陈四清已被拟任为工行党委书记。
在采访中,现年59岁的陈四清被认为是一位拥有多个不同业务条线工作经验的全能“领导者”,也是一位拥有湖南人敢闯敢干性子的“改革者”。
陈四清被拟任为工行董事长后,截至目前,在六大国有银行中,中行、交通银行董事长位置仍空缺,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尚无行长。
“改革者”陈四清
记者了解到,4月22日上午,工行内部已开会宣布最新人事安排,陈四清被拟任为工行党委书记。今年1月26日,随着工行原董事长易会满出任证监会主席,工行董事长一职空缺近3个月。此次陈四清出任工行董事长一职,是他在中行供职29载后首次离开中行系统。
从中行湖南省分行起步的陈四清,“国际化背景”颇深。陈四清于1990年加入中行,在中行湖南省分行工作期间便被外派到中南银行香港分行任助理总经理;2011年12月起兼任中银香港(控股)非执行董事、中银航空租赁私人有限公司董事长;2011年4月起兼任中国银行业协会贸易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2012年8月起兼任中国国际商会副会长;2014年起任中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副董事长,同时,2014年3月任中银香港副董事长;2016年6月,兼任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主任委员;2017年2月,当选为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ICC China)银行委员会主席;2017年8月,中行任命陈四清担任中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某位熟悉陈四清的中行人士告诉记者:“在中行系统内多个业务板块有过从业经历的陈四清,是一个比较全能的管理者。”在陈四清被任命为中行党委书记时,中行官网曾发布公告称,新任中行党委书记陈四清熟悉企业经营管理,国际视野开阔;开拓创新意识比较强,推动工作落实力度大;事业心责任感强,工作投入,善学习,肯钻研,作风朴实,雷厉风行,要求自己严格。
“称陈四清为‘改革者’并不为过。”某位中行员工告诉记者,2018年是陈四清接任中国银行董事长的第一个完整年度,同时,陈四清在这一年提出了“建设新时代全球一流银行”的新发展战略。
在一系列的发展政策下,中行2018年业绩报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末,中国银行实现营业收入首次突破5000亿元,达到5038.06亿元,同比增长4.1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00.86亿元,同比增长4.45%,日赚近5亿元;不良贷款余额1669.41亿元,比2017年末增加85亿元;不良贷款率1.42%,比2017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绝大部分的境内分行都是实现了不良率的下降,境外机构都是实现了不良率和不良余额的双降。
陈四清在告别信中提到,当前,中国银行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衷心希望大家自觉把责任担当起来,更加自觉地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对金融形势和金融工作的判断与部署上来。
后继者的发展重担
今年以来,在六大国有银行均发生了高管变动。其中工行、邮储银行更换了董事长,中行、交行董事长一职出现空缺,建行更换了行长,邮储银行及农行行长出现空缺。在新的领导岗位,摆在各家国有大行新任管理层面前的是新的挑战。
以工行为例,在前任董事长易会满和现任行长谷澍的领导配合下,陈四清即将接手的是稳健经营的工行。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工行总资产规模高达27.7万亿元,净利润2987亿元,同比增长3.9%;反映经营成长性的拨备前利润达到5340亿元,同比增长8.4%;不良贷款率1.52%,连续8个季度下降。
谈及对于2019年发展的期望,工行在其2018年业绩报中提出,要积极支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货币政策传导和“六稳”落地,尤其是坚持公平信贷原则,持续改进民营和小微金融服务。近日,陈四清在撰写的《国有商业银行要当好普惠金融“领头雁”》中亦强调,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支柱,必须坚决当好“领头雁”、扎实做好普惠金融,助推国民经济实现高质量转型升级。
同时,工行提出,2019年,要不断推动改革创新走深走实,在深化存量改革项目的同时,压茬推进一批新的改革举措,提升发展质量和创新活力;立足金融本质和科技优势,全面推进IT架构转型和智慧银行建设,打造金融服务新生态,为经营发展全面“赋能”。这与陈四清领导银行发展的思路相吻合。陈四清在阐述推进中行向“建设新时代全球一流银行”的目标发展时曾表示,首先就是要坚持科技引领,即要把科技元素注入业务全流程、全领域,打造用户体验极致、场景生态丰富、线上线下协同、产品创新灵活、运营管理高效、风险控制智能的数字化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