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革命激情的时代音符(现场评论·我在长征路上(20))
- 来源: 编辑:admin
周 报
杂 志
人民日报 2019年08月14日 星期三
欢迎您:用户ID名称
往期回顾
人民网检索
《人民日报》数字报取消收费的通知
返回目录
燃烧革命激情的时代音符(现场评论·我在长征路上(20))
桂从路
《 人民日报 》( 2019年08月14日 05 版)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下,年轻的解说员唱起《黄安谣》,将参观者的思绪拉回“男将打仗、女将送饭”的峥嵘岁月;在诞生红四方面军的七里坪长胜街,年过七旬的老人唱起《八月桂花遍地开》,记忆深处的曲调感人肺腑……一首首源自战争烽火的歌谣,传唱于跋山涉水的长征路上,成为湖北红安这片鲜血染红的土地“最美的背景音乐”。
歌谣,是燃烧革命激情的时代音符。在二万五千里的长征途中,不仅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也留下了许多深入人心的歌谣。无论是“最后胜利是我们”唱出必胜信念,还是流传于赤水河畔的《迎红军》反映鱼水深情,抑或是响彻长征路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展现红军纲领,这些歌谣短小精悍、节奏明快、语言质朴,易于记诵传扬,陪伴着红军将士摆脱围追堵截、跨越高山激流,也在沿途播撒下革命的火种。
“广大的群众在饥饿中、在雪地上、在枪林弹雨中唱着革命的战歌与敌人肉搏,使敌人的压迫与欺骗无所施其伎俩。”著名的双桥镇大捷后,一份给中共中央的报告这样写道。战歌激昂,唱出的是红军将士不怕牺牲、敢打必胜的士气,激发的是“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革命斗志。红军抵达金沙江畔,时任红一师宣传科长彭加伦连夜创作了一首鼓舞人心的“动员歌”。潘振武将军回忆,当时前有险江,后有追敌,红军战士就是唱着这首激励斗志的歌渡过金沙江。可以说,艰难险阻面前,歌谣正是最好的动员令。
行军,有歌声鼓劲;作战,有歌声助阵;胜利,有歌声庆祝……漫漫征途,歌声融入红军战斗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原,是长征途中最艰难的路段,许多红军烈士长眠于此。据一位老红军回忆,即便在这样饥寒交迫的情况下,“每天歌声随着人流在草原上荡漾”。曾留学法国、苏联的女红军蔡畅用法语高唱的《国际歌》,让大家充满力量、倍增勇气;手拉着手过沼泽,战士们齐唱的是“曙兴在前,同志们奋斗,用我们的头颅和热血,开自己的路”。红军用脚步丈量出胜利的征程,也用歌声唱出了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成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生动诠释。
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红军将士付出了巨大牺牲,为何依然唱出激昂乐观的歌声?面对生死存亡的重重危机,这支脚踏草鞋、忍饥挨饿的队伍乐观源自何处?答案或许就在信仰二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理想不灭,支撑着这支队伍让一切艰险皆成淬炼、一切磨难皆成锻造;信仰长存,让党和红军甘之如饴、一路凯歌前行。
一位再走长征路的记者感慨,“每当听到这些长征歌谣,仿佛重回血与火的抗争岁月,灵魂都会受到洗礼。”新的长征路上,共产党人奏响改革创新的时代乐章,高唱着《强军战歌》的人民军队向着世界一流军队阔步前行。由歌声所产生的共鸣,在历史长河中激荡回响、催人奋进。
返回目录
上一篇 下一篇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下,年轻的解说员唱起《黄安谣》,将参观者的思绪拉回“男将打仗、女将送饭”的峥嵘岁月;在诞生红四方面军的七里坪长胜街,年过七旬的老人唱起《八月桂花遍地开》,记忆深处的曲调感人肺腑……一首首源自战争烽火的歌谣,传唱于跋山涉水的长征路上,成为湖北红安这片鲜血染红的土地“最美的背景音乐”。
歌谣,是燃烧革命激情的时代音符。在二万五千里的长征途中,不仅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也留下了许多深入人心的歌谣。无论是“最后胜利是我们”唱出必胜信念,还是流传于赤水河畔的《迎红军》反映鱼水深情,抑或是响彻长征路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展现红军纲领,这些歌谣短小精悍、节奏明快、语言质朴,易于记诵传扬,陪伴着红军将士摆脱围追堵截、跨越高山激流,也在沿途播撒下革命的火种。
“广大的群众在饥饿中、在雪地上、在枪林弹雨中唱着革命的战歌与敌人肉搏,使敌人的压迫与欺骗无所施其伎俩。”著名的双桥镇大捷后,一份给中共中央的报告这样写道。战歌激昂,唱出的是红军将士不怕牺牲、敢打必胜的士气,激发的是“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革命斗志。红军抵达金沙江畔,时任红一师宣传科长彭加伦连夜创作了一首鼓舞人心的“动员歌”。潘振武将军回忆,当时前有险江,后有追敌,红军战士就是唱着这首激励斗志的歌渡过金沙江。可以说,艰难险阻面前,歌谣正是最好的动员令。
行军,有歌声鼓劲;作战,有歌声助阵;胜利,有歌声庆祝……漫漫征途,歌声融入红军战斗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原,是长征途中最艰难的路段,许多红军烈士长眠于此。据一位老红军回忆,即便在这样饥寒交迫的情况下,“每天歌声随着人流在草原上荡漾”。曾留学法国、苏联的女红军蔡畅用法语高唱的《国际歌》,让大家充满力量、倍增勇气;手拉着手过沼泽,战士们齐唱的是“曙兴在前,同志们奋斗,用我们的头颅和热血,开自己的路”。红军用脚步丈量出胜利的征程,也用歌声唱出了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成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生动诠释。
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红军将士付出了巨大牺牲,为何依然唱出激昂乐观的歌声?面对生死存亡的重重危机,这支脚踏草鞋、忍饥挨饿的队伍乐观源自何处?答案或许就在信仰二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理想不灭,支撑着这支队伍让一切艰险皆成淬炼、一切磨难皆成锻造;信仰长存,让党和红军甘之如饴、一路凯歌前行。
一位再走长征路的记者感慨,“每当听到这些长征歌谣,仿佛重回血与火的抗争岁月,灵魂都会受到洗礼。”新的长征路上,共产党人奏响改革创新的时代乐章,高唱着《强军战歌》的人民军队向着世界一流军队阔步前行。由歌声所产生的共鸣,在历史长河中激荡回响、催人奋进。
我要评报 | 关于人民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