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养老金调整政策透明化让公众更放心
- 来源: 编辑:admin
养老金调整政策透明化让公众更放心
基本养老金调整事关广大退休人员的切身利益,事关退休人员及社会公众对养老保险制度的信心与预期,事关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大局。有关政策解读让社会公众看得清清楚楚,让退休人员领得明明白白,起到了以信息公开促进政策透明、增进社会理解的作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日前下发通知,从2019年1月1日起,为2018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为2018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5%左右。人社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调整是继2016年以来,连续第4年同步安排、统一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重要措施。(相关报道见A4版)
基本养老金调整事关广大退休人员的切身利益,事关退休人员及社会公众对养老保险制度的信心与预期,事关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大局,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事项。尽管自国务院决定从2005年开始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以来,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至今已经连涨15年,但每年基本养老金上调政策出台,仍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此次人社部、财政部下发调整基本养老金通知的同时,还发布了正式的政策解读稿,就公众关心的“2019年调整基本养老金的背景是什么?”“2019年调整多少?这一水平是如何考虑的?”等8个重点问题作出详尽解释,让社会公众看得清清楚楚,也让退休人员领(养老金)得明明白白,起到了以信息公开提升政策透明、增进社会理解的作用。
这些重点问题中,公众特别是退休人员最关心的莫过于确定今年调整比例的依据和考虑。从2005年至2015年,我国基本养老金实现了连续11年上涨10%以上,2016年开始涨幅逐年下调,人们自然想知道,未来养老金上调水平会不会继续降低?人社部、财政部解读稿认为,确定养老金调整水平一要考虑经济增长对退休人员基本生活的影响,主要是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二要考虑养老保险基金可承受与制度可持续。前一方面因素变化不大,后一方面因素面临一定压力,国务院综合考虑后决定,2019年总体调整比例与2018年持平,这样既能体现广大退休人员适当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又充分考虑退休人员的长远权益。
上述权威解读,有助于消除公众特别是退休人员对近几年养老金增幅降低的疑虑,以及对未来养老金调整走向的担忧。在此问题之外,另一个更为宏观的问题让不少人更感“沉重”:当前减税降费是既定政策方向,降费包括降低社保费率,降费后社保基金运行是否会受影响?养老金还能否保证及时足额发放?
针对这个问题,人社部部长张纪南3月12日在全国人大会议“部长通道”上介绍,中国保证养老保险金及时足额发放的信心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当期收大于支”,经测算,降费率后养老保险基金当期总体上仍能保证收大于支;二是“累计有结余”,企业养老保险金这些年滚存已经达到4.78万亿,有较强的支付保障能力;三是“战略有储备”,目前全国养老保险基金达两万多亿,通过划拨国有资产等措施还会不断增加。张纪南表示,再加上采取其他一些配套措施,我们能够保证养老保险金及时足额发放,请大家放心!
养老金调整政策日趋透明化,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不断提高透明度的生动写照。针对公众关心的养老金调整形成法定机制、推动不同类别退休人员养老公平等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和改革问题,有关部门都表现出了认真听取社会意见,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的诚意。公开产生公平,透明提升公信,养老金调整政策和养老保险制度设计不断提高透明度,一定会让社会公众和广大退休人员对养老金及时足额发放更放心,对养老金调整让广大退休人员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放心,对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和改革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更放心。
本报评论员 潘洪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