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南北经济 要充分发挥北京经济辐射能力
- 来源: 编辑:admin
2017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以黄河为界的“南北差距”,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今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再次提出,我国经济南北差距非常明显,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又一次放在了聚光灯下。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禀赋差别都很大,经济也呈现很强的地理特征,南北差距、东西差距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我国南北经济差距有逐渐扩大之势,成为经济版图的新变化。据相关统计,以国家统计局36个主要中心城市为样本,分为南北两大阵营,2001年南方城市占GDP比重要高于北方城市约10个百分点,而2018年扩大到18个百分点,差距扩大了8个百分点。与之相对应的是,中西部内陆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在缩小,南北经济差距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平衡发展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总体上“南快北慢”,差距持续扩大。据有关研究,2017年两者GDP增速的差距达到1.9个百分点。北方经济发展滞后,直接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相对滞后。从相关统计数据看,北方的第二产业增速整体上比南方要低2.1个百分点,其中,北方的制造业发展速度要明显低于南方。第三产业增速要低1.4个百分点,北方的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第一产业南北基本没有太大的差距。二是资本投入不足。我国现代经济体系主要还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打下的基础,从一开始,国家工业布局就是“南轻北重”的布局,应该说,很长一段时期内,北方的投资是高于南方的。但近年来,情况出现了逆转,南方的投资要远高出北方,据统计,2013~2016年四年间,北方资本形成总额年均增长6.2%,比南方慢3.2个百分点,慢了近一半。由于近年来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实际上是在下降的,投资更多的是企业自主行为,是产业类的投资,因此,南方的投资效率和产能是远高出北方的。三是民营企业发展不充分。2018年民营企业500强,划分为南北两个阵营,南方的企业达到334家,而北方的企业只有166家,南北的发展差距明显过大。实际上,这三个方面的因素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产业、投资、企业的因素都是处在一个大的区域经济生态中。
在南北差距扩大的同时,北方内部的经济也出现了分化。东北和华北地区经济发展明显下滑,与南方的差距持续拉大。据相关统计,在过去的五年间,东北地区的增速要比南方整体低3.3个百分点左右,华北地区要低1.3个百分点左右。北京经济发展势头依然不减,去年GDP超过了3万亿元,在整个北方经济中一枝独秀。
南北差距扩大,是否意味我国经济重心整体南移?笔者认为,目前尚难以得出这样的判断。从全国整体经济发展形势看,在南北差距扩大的同时,南方内部、北方内部不同省份的经济增速实际上也在分化,甚至同一省份的不同地市之间分化态势也在加强。比如,广东省内,2018年深圳GDP增速高达7.6%,而梅州的GDP增速只有2.4%,差距非常大,珠三角总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经济发展格局,分化依然明显。应该说,全国的经济聚集程度进一步提高,比如华南经济资源加速向粤港澳大湾区流入,华东的资源集中向长三角流入,而北方的经济资源集中向北京及周边地区流入。这些大的经济聚集区之间的增长差异主导了南北经济差异。因此,看起来是经济重心南移,其实质是经济重心向三大经济发达区的聚集度进一步提高。
南北差距扩大是短期的现象,还是一个长期趋势?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大规模的刺激政策出台,对北方地区的大型投资项目很多,那几年北方增速是较快的,而南方地区则由于外贸冲击,不少外向型企业关门,导致了南方增速下滑。目前,我国正在经历产业转型升级的阵痛,决策层适时推进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应该说,北方的转型压力开始凸显,因为北方的重化工业和资源型企业占重要地位,而南方的制造业相对发达,在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中,南方的优势开始凸显,在大数据、人工智能、金融科技、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方面表现要远强于北方。从发展态势看,北京具有很强的技术和产业潜力,2018年独角兽企业分布中,主要集中在北方的北京和南方的上海、广东、浙江四地,其余地区均不到10家。北京有87家,南方的前三大聚集地上海、广东、浙江总和是91家,与北京旗鼓相当,应该说,北京在北方产业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
要实现南北经济发展再平衡,关键是要充分把北京的经济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益,把北京“火车头”的拉动作用发挥出来。笔者建议,要充分运用北京疏散非首都功能的机会,把北京的优势科技产业资源与各地的优势结合起来,让北京的优势资源在北方有效转化、落地生根,增强北京的经济辐射能力,带动北方地区整体加快发展。与之相应的要加快出台配套政策,进一步加快体制改革,促进北方民营经济发展,激发经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