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双边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分析
- 来源: 编辑:admin
【摘要】: 1948年1月1日,关贸总协定成立,标志着多边自由贸易体制的形成。随后在1948年至1994年间,关税总协定确定的减让关税的商品达到10万种以上,成员国也扩大到130多个,多边自由贸易体制得到空前的发展。与此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也迅速发展: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美国也在世界范围内积极与多个国家签订双边贸易协定;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建立。 然而,随着全球航运和航空业的逐步发展,地球已经变成了地球村。这意味着自由贸易的障碍变小了。运费已经不再成为各国进出口商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相近也已不再重要。顺应了这种形势,跨地区、跨国境的自由贸易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此时,自由贸易区的形式主要是双边自由贸易区。因为双边自由贸易区包括东道国和伙伴国,谈判的成本比较少,谈判的时间也比较短。它具有一系列的新特点:地区不相邻、结构不相似,制度不相同。形成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原因也不仅仅有经济因素,还有政治因素,包括反恐、禁毒、地缘政治和国内利益集团的对比等。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大国,虽然中国加入WTO,但是世界各地对中国的贸易品的限制有增无减。采取的形式都是非关税壁垒的新形式,包括自动出口配额、特别保障措施等。波及的国家不仅有发达国家还有发展中国家。因此,为了应对新世纪面临的贸易摩擦问题。加快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步伐就成为中国的一种战略选择。更迫切的是,由于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很深,于是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又开始抬头,美国国内支持自由贸易的呼声越来越弱。奥巴马迫于政治选举的压力会开始对中国的出口进行施压。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就成为中国一种避免贸易摩擦升级的手段。 2008年4月7日,中国新西兰两国签订了中国——新西兰双边自由贸易区,这是中国与发达国家签订的第一个双边自由贸易区。与关税同盟不同,双边自由贸易区对外不实行统一的壁垒,因此会产生贸易偏转效应。同时双边自由贸易区也存在类似关税同盟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向的效应。所以不同的双边自由贸易区对其成员国的福利影响是不确定的。通过运用国际经济学的局部均衡方法的分析,笔者得出结论,在明确地规定原产地原则的前提下,双边自由贸易区两国的贸易互补性越大,两国加入双边自由贸易区之后的福利增加越多。 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两国的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和贸易强度指数来研究中国和新西兰两国的贸易状况。结果显示中国和新西兰存在很明显的贸易互补优势,中国的比较优势在制造品行业,新西兰的比较优势在农产品和初级产品行业。但是中国和新西兰的贸易强度并不大,两国的贸易潜力有待挖掘,揭示了两国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既然从理论上和数理上分析,中国——新西兰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两国来说是有利的,那么中国——新西兰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实施效果成为了问题的关键。文中第四部分运用国际贸易中经典的引力模型来模拟中国和新西兰的贸易总额在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前与生效后受到哪些变量的影响,包括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双边自由贸易区的签订、两国GDP的乘积以及两国的对外依存度。结果得出,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的生效时间不长,再加上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其提高两国福利的效果还不是很明显。 针对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加快两国的农业合作,以及加大两国的投资效应。文章的结尾将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作对比,得出了以后中国发展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借鉴经验:如果从提高经济效应的角度考虑,未来中国应该更多地与有经济互补优势的国家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