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发展研究基本脉络的透视对该领域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发展历程的讨论
- 来源: 编辑:admin
吴传钧, 张家桢. 中国20世纪地理学发展回顾及新世纪前景展望: 祝贺中国地理学会创立90周年. 地理学报, 1999, 55(4): 385-390.
陆大道主编. 地理学发展与创新.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
樊杰. 优化中国经济地理格局的科学基础. 经济地理, 2011, 30(1): 1-6.
马润潮. 西方经济地理学之演变及海峡两岸地理学者应有的认识. 地理研究, 2004, 23(5): 573-581.
刘卫东, 陆大道. 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4, 19(1): 35-39.
中国地理学会. 地理学发展方略和理论建设: 世纪之初的回顾与展望.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4.
樊杰. 基于国家“十一五”规划解析经济地理学科建设的社会需求与新命题. 经济地理, 2006, 26(4): 545-550.
方创琳. 区域人地系统的优化调控与可持续发展. 地学前缘, 2003, 10(4): 256-259.
张文忠. 产业发展和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9.
吴传钧. 人地关系与经济布局. 北京: 学苑出版社, 2008.
陆大道. 中国地理学发展若干值得思考的问题. 地理学报, 2003, 58(1): 3-8.
郭焕成, 韩非.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综述.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12): 1597-1605.
王成金, 金凤君. 中国交通运输地理学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24(6): 66-78.
郑度. 关于地理学的区域性和地域分异研究. 地理研究, 1998, 17(1): 4-9.
陆大道, 郭来喜. 地理学的研究核心: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论吴传钧院士的地理学思想与学术贡献. 地理学报, 1998, 53(2): 97-105.
樊杰.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学术思想与经济地理学. 经济地理, 2008, 28(2): 870-878.
郑度, 葛全胜, 张雪芹, 等. 中国区划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地理研究, 2005, 24(3): 330-344.
邓静中. 全国综合农业区划的若干问题. 地理研究, 1982, 1(1): 9-18.
郭焕成, 王云才. 中国农业地理学研究的回顾和发展趋势. 经济地理, 1999, 19(6): 1-6.
Liu Y S, Zhang Y Y, Guo L Y. Towards realistic assessment of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in an ecologically fragile environment: a satellite imagery-based approach. Applied Geography, 2010, 30(2): 271-281.
陆大道. 区位论及区域分析方法.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8.
陆大道. 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5.
李文彦. 自然因素与技术经济因素在工业配置中的作用. 地理学报, 1957, 23(4): 399-417.
胡序威, 胡听主. 工业布局的技术经济论证. 地理学报, 1965, 31(3): 179- 193.
张文尝. 工业基地交通运输布局问题. 地理学报, 1981, 36 (2): 157-170.
樊杰. 地理学的综合性与区域发展的集成研究. 地理学报, 2004, 59(增刊): 33-40.
毛汉英. 人地系统与区域持续发展.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方创琳. 中国人地关系理论研究的新近进展与展望. 地理学报, 2004, 59(增刊): 21-29.
刘彦随, 吴传钧. 农业持续发展研究进展及其理论. 经济地理, 2000, 20(1): 63-68.
吴传钧主编. 中国经济地理.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8.
陆大道. 中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与新格局. 地理研究, 2003, 22(3): 261-271.
马丽, 刘卫东, 刘毅. 经济全球化下地方生产网络模式演变分析: 以中国为例. 地理研究, 2004, 23(1): 87-97.
Liu W D, Dicken P, Yeung H W C.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nd local clustering of firms: a case study of the Xingwang industrial park in Beijing. Urban Geography, 2004, 25(4): 390-407.
刘卫东, 甄峰. 信息化对社会经济空间组织的影响研究. 地理学报, 2004, 50(z1): 67-76.
刘卫东, 张国钦, 宋周莺.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演变趋势研究. 地理科学, 2007, 27(5): 609-616.
方创琳.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城市化与城镇发展. 经济地理, 2009, 29(1): 25-31.
张文忠. 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视角探析. 地理科学进展, 2003, 22(1): 94-101.
刘彦随. 中国新农村建设创新理念与模式研究进展. 地理研究, 2008, 22(2): 479-480.
蔡建明. 中国省级人口迁移及其对城市化的影响. 地理研究, 1990, 9(2): 122-129.
Long H L, Liu Y S, Li X B, et al. Building new countryside in China: a geographical perspective. Land Use Policy, 2010, 27(2): 457-470.
吴传钧主编. 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问题.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0.
陆大道. 关于中国区域发展战略与方针的若干问题. 经济地理, 2009, 29(1): 2-7.
郭焕成. 中国农村经济区划.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
郑度. 中国21世纪议程与地理学. 地理学报, 1994, 49(6): 481-489.
刘燕华, 刘毅, 李秀彬. 知识经济时代的地理学问题思索. 地理学报, 1998, 53(4): 289-294.
陆大道. 关于地理学的“人—地系统”理论研究. 地理研究, 2002, 21(2): 135-144.
刘毅, 黄建毅, 马丽. 基于DEA模型的中国自然灾害区域脆弱性评价. 地理研究, 2010, 29(7): 1153- 1162.
刘慧, 金凤君, 王传胜, 等. 人文地理过程内涵辨析与模拟探讨. 人文地理, 2010, 25(4): 7-11.
刘彦随, 陆大道.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基本态势与区域效应. 地理学报, 2003, 58(3): 381-389.
陆大道. 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3.
樊杰. 优化中国经济地理格局的科学基础. 经济地理, 2011, 30(1): 1-6.
樊杰. 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 地理学报, 2007, 62(4): 339-350.
[1] 吴传钧, 张家桢. 中国20世纪地理学发展回顾及新世纪前景展望: 祝贺中国地理学会创立90周年. 地理学报, 1999, 55(4): 385-390.
[2] 陆大道主编. 地理学发展与创新.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
[3] 陆大道, 樊杰主编. 2050: 中国的区域发展: “中国至2050年区域科技发展路线图”研究报告.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9.
[4] 樊杰. 优化中国经济地理格局的科学基础. 经济地理, 2011, 30(1): 1-6.
[5] 马润潮. 西方经济地理学之演变及海峡两岸地理学者应有的认识. 地理研究, 2004, 23(5): 573-581.
[6] 刘卫东, 陆大道. 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4, 19(1): 35-39.
[7] 中国地理学会. 地理学发展方略和理论建设: 世纪之初的回顾与展望.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4.
[8] 樊杰. 基于国家“十一五”规划解析经济地理学科建设的社会需求与新命题. 经济地理, 2006, 26(4): 545-550.
[9] 方创琳. 区域人地系统的优化调控与可持续发展. 地学前缘, 2003, 10(4): 256-259.
[10] 张文忠. 产业发展和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9.
[11] 吴传钧. 人地关系与经济布局. 北京: 学苑出版社, 2008.
[12] 陆大道. 中国地理学发展若干值得思考的问题. 地理学报, 2003, 58(1): 3-8.
[13] 郭焕成, 韩非.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综述.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12): 1597-1605.
[14] 王成金, 金凤君. 中国交通运输地理学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24(6): 66-78.
[15] 郑度. 关于地理学的区域性和地域分异研究. 地理研究, 1998, 17(1): 4-9.
[16] 陆大道, 郭来喜. 地理学的研究核心: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论吴传钧院士的地理学思想与学术贡献. 地理学报, 1998, 53(2): 97-105.
[17] 樊杰.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学术思想与经济地理学. 经济地理, 2008, 28(2): 870-878.
[18] 吴传钧, 郭焕成. 中国土地利用.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4.
[19] 郑度, 葛全胜, 张雪芹, 等. 中国区划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地理研究, 2005, 24(3): 330-344.
[20] 邓静中. 全国综合农业区划的若干问题. 地理研究, 1982, 1(1): 9-18.
[21] 郭焕成, 王云才. 中国农业地理学研究的回顾和发展趋势. 经济地理, 1999, 19(6): 1-6.
[22] Liu Y S, Zhang Y Y, Guo L Y. Towards realistic assessment of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in an ecologically fragile environment: a satellite imagery-based approach. Applied Geography, 2010, 30(2): 271-281.
[23] 陆大道. 区位论及区域分析方法.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8.
[24] 陆大道. 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5.
[25] 李文彦. 自然因素与技术经济因素在工业配置中的作用. 地理学报, 1957, 23(4): 399-417.
[26] 胡序威, 胡听主. 工业布局的技术经济论证. 地理学报, 1965, 31(3): 179- 193.
[27] 张文尝. 工业基地交通运输布局问题. 地理学报, 1981, 36 (2): 157-170.
[28] 樊杰. 地理学的综合性与区域发展的集成研究. 地理学报, 2004, 59(增刊): 33-40.
[29] 毛汉英. 人地系统与区域持续发展.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30] 方创琳. 中国人地关系理论研究的新近进展与展望. 地理学报, 2004, 59(增刊): 21-29.
[31] 刘彦随, 吴传钧. 农业持续发展研究进展及其理论. 经济地理, 2000, 20(1): 63-68.
[32] 吴传钧主编. 中国经济地理.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8.
[33] 吴传钧, 刘建一, 甘国辉. 现代经济地理学.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7.
[34] 陆大道. 中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与新格局. 地理研究, 2003, 22(3): 261-271.
[35] 马丽, 刘卫东, 刘毅. 经济全球化下地方生产网络模式演变分析: 以中国为例. 地理研究, 2004, 23(1): 87-97.
[36] Liu W D, Dicken P, Yeung H W C.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nd local clustering of firms: a case study of the Xingwang industrial park in Beijing. Urban Geography, 2004, 25(4): 390-407.
[37] 刘卫东, 甄峰. 信息化对社会经济空间组织的影响研究. 地理学报, 2004, 50(z1): 67-76.
[38] 刘卫东, 张国钦, 宋周莺.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演变趋势研究. 地理科学, 2007, 27(5): 609-616.
[39] 方创琳.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城市化与城镇发展. 经济地理, 2009, 29(1): 25-31.
[40] 张文忠. 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视角探析. 地理科学进展, 2003, 22(1): 94-101.
[41] 刘彦随. 中国新农村建设创新理念与模式研究进展. 地理研究, 2008, 22(2): 479-480.
[42] 蔡建明. 中国省级人口迁移及其对城市化的影响. 地理研究, 1990, 9(2): 122-129.
[43] Long H L, Liu Y S, Li X B, et al. Building new countryside in China: a geographical perspective. Land Use Policy, 2010, 27(2): 457-470.
[44] 吴传钧主编. 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问题.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0.
[45] 陆大道. 关于中国区域发展战略与方针的若干问题. 经济地理, 2009, 29(1): 2-7.
[46] 郭焕成. 中国农村经济区划.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
[47] 郑度. 中国21世纪议程与地理学. 地理学报, 1994, 49(6): 481-489.
[48] 刘燕华, 刘毅, 李秀彬. 知识经济时代的地理学问题思索. 地理学报, 1998, 53(4): 289-294.
[49] 陆大道. 关于地理学的“人—地系统”理论研究. 地理研究, 2002, 21(2): 135-144.
[50] 蔡运龙, 等. 地理科学学科发展报告(2006-2007).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51] 樊杰, 等. 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综合规划研究.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8.
[52] 金凤君, 等. 东北地区振兴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6.
[53] 樊杰, 周成虎, 顾行发, 等.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9.
[54] 刘毅, 黄建毅, 马丽. 基于DEA模型的中国自然灾害区域脆弱性评价. 地理研究, 2010, 29(7): 1153- 1162.
[55] 刘慧, 金凤君, 王传胜, 等. 人文地理过程内涵辨析与模拟探讨. 人文地理, 2010, 25(4): 7-11.
[56] 陆大道, 等. 中国区域发展报告(1997、1999、2000、2002).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7、2000、2001、2003.
[57] 刘卫东, 等. 中国区域发展报告(2006、2007、2009).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7、2008、2010.
[58] 刘彦随, 陆大道.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基本态势与区域效应. 地理学报, 2003, 58(3): 381-389.
[59] 陆大道. 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3.
[60] 樊杰. 优化中国经济地理格局的科学基础. 经济地理, 2011, 30(1): 1-6.
[61] 樊杰. 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 地理学报, 2007, 62(4): 339-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