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质量的普惠园政府咋支持
- 来源: 编辑:admin
民办园发展前景如何?幼师编制、待遇问题何解?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怎么化解?……今年两会期间,学前教育领域的话题持续引发代表和委员们热议。
追根溯源,学前教育面临的问题,多数可以归因于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不足。如何多渠道扩大学前资源供给?对此,记者采访了部分代表委员和专家学者。
“政府兜底”擦亮幼教公益底色
近年来,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和城镇化的推进,学前教育资源配置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入园难、入园贵正成为影响教育公平的突出问题。
“教育公平始于学前,办好学前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满足人民群众对于‘就近、不贵、安全有质量’普惠性学前教育的需要。”在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虞永平看来,目前乡镇中心园和老旧城区幼儿园无法完全依靠小区配套来扩充学前教育资源,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充分发挥规划、投入和协调的功能,优先考虑幼儿园的规划和建设,努力扩增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依靠市场不可能解决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供给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焱说,强化政府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主体责任,加大对普惠性学前教育的投入,是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国际趋势。
“入园难、入园贵折射出的是公办园、普惠性幼儿园的供给不足,这需要政府主动作为,兜网底、补短板。”成都市教育局学前教育处处长林一凡介绍,3年前成都高新区有40多万常住人口,没有一所公办幼儿园。为了突破公办幼儿园在机构和人事编制方面的瓶颈,成都高新区积极探索,实施了“政府出资、品牌办园、街道主管、行业评估”的公办幼儿园办园模式,以公开招标的方式,面向社会采购公办幼儿园管理服务,学前教育资源供给随之大大增加。
“公”“民”并举推动有质量的普惠
近期,民办园发展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幼儿园,只要符合安全标准、收费合理、家长放心,政府都要支持。”这无疑是给民办幼儿园举办者吃了一颗定心丸。
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柳倩认为,公办民办并举在整体结构上,首先应保障公办园在园幼儿数占比达到50%,对于还未达到这一标准的地区,应该提升其公办园比例,小区配套园优先办成公办园;其次,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大力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学前教育的关注重点不应在“公办还是民办”,而在于要建立安全园、放心园、舒心园。日前,民盟中央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全面二孩’实施后加强幼儿园基础设施和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提案”,建议明确政府兜底、公办幼儿园“保基本”、民办幼儿园满足“个性化教育”的错位发展思路。
“只有公办民办并举,才能形成学前教育合力。”虞永平认为,如果民办幼儿园不能得到政府的扶持,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普惠,更难实现有质量的普惠。但政府主导不是政府包办,而是政府加强引导和管理,实行公办民办并举的策略,积极举办公办幼儿园,鼓励和支持举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应当成为政府向社区居民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主要渠道。”刘焱认为,把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办成普惠性幼儿园,而不是交给市场办成高收费的营利性幼儿园,这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政府应当做、必须做的事,也是政府完全能够做到、做好的事。
增量提质破解“用人荒”难题
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的不足,还体现在师资的不足上。近几年,随着全国幼儿园数量快速增长,幼儿教师需求量逐年增加,但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人数有限,且以高职高专和中等职业学校为培养主体,在这样的背景下,幼儿园“用人荒”问题异常突出。
目前,全国学前教育系统内普遍存在缺编现象,在现有的框架内解决教师的编制问题难度很大。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认为,一定要跳出编制思考教师队伍建设,用同工同酬的办法解决教师编制问题,“现在已经到了一个购买公共服务的时代。也就是说,未来的教师一部分是有编制的,一部分完全可以通过政府采购方式解决”。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目前中小城市和城镇乡村学前教育师资问题很突出,很多地方生师比不符合国家标准,且幼儿教师的学历水平和职称层级普遍不高。”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宿城一中副校长刘秀云就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问题提交了议案。
刘秀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建议,一方面要尽快升级中专类师范学校,让大专生和大学本科生成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主要力量,尽快推进学前教育师范学院建设;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对在职在岗教师的培训力度,提升在职在岗教师的能力和水平。
针对当前我国幼儿园教师培养学历水平的多层次性,刘焱建议对不同学历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专业化发展水平要求。她建议,改革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建立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分层资格考试和晋升制度。一是幼儿园教师资格准入考试可以分为教师助理(保育员)、初级教师、主任教师3个层级;二是在分层资格考试的基础上,为幼儿园教师设计独立的职称评定晋升系统,鼓励和激发幼儿园教师终身学习;三是把“国培”设计成为与幼儿园教师资格准入考试和职称晋升相关的分层专业提升培训方案,提高“国培”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本报北京3月15日电
《中国教育报》2019年03月16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