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的教育,从读懂孩子眼睛开始
- 来源: 编辑:admin
“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厚积,对于世界的认识不断加深。在宽与长的不断延伸中,我们开始懂得选择:选择美,放弃丑;选择善,放弃恶;选择学习,放弃惰性。”9月3日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开学典礼上,校长徐永初这一番关于“选择”的致辞,不仅激励了少年,更触动了成人。对徐永初而言,正是她当初毅然的从教选择和这一路的坚持选择,“造就了自己想要的那个自己”,更让她的耕耘结出满天下的芬芳桃李。今天是教师节,她用“永怀初心”寄语年轻教师们。
选择“美”:从外及内细心设计
从车水马龙、喧闹嘈杂的江苏路步入市三女中古朴的大门,仿佛来到一个美的世界:鸟鸣在满目青翠中显得格外动听,阳光透过婆娑的树叶洒落在地,操场上少女们嬉笑奔跑跳跃,回廊间琴声歌声弦乐声萦绕。这般“美景”,离不开徐永初在学校近20年的努力和坚持。她常说,学校要美,才能给孩子一个美好的回忆。
7年前的夏天,学校百年老建筑五一楼、五四楼翻新修整。从礼堂门内的内壁设计、到顶角线是否简洁,再到玻璃窗用何种颜色能维持建筑原有风貌,每个细节都是徐永初亲自和设计师反复沟通敲定的,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她一眼就能找出差错。最终的修整,让老建筑既有了新颜,又不失历史沉淀感。
在市三,有一条艺术长廊,同样是一道美景。这条长廊里,有高一学生的书法展示,有高二学生的创意广告,其中,一幅校舍素描作品尤为出色,一看就知道作者对学校有着深刻了解。这是留美毕业生刘昕憶赠予学校的作品。小刘还在市三就读时,最爱在校园里写生作画,也多次和徐永初邂逅。“是校长引导我不断思考什么才是自己喜欢的事,思考自己最适合做什么。”如今,她每年放假回国,仍喜欢回母校转转,找徐校长聊聊,更要拿起画笔描绘市三美景。徐永初说,学校有宽松、自在的氛围,才能让女生敢于主动积极规划自己的人生,乐意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个性发展方向。
选择“雅”:打造女生特色课程
学校要美,女生要雅。认识徐永初的人都知道,校长对自己有点讲究,这倒不是说她的穿着有多华丽,而是说她一直坚持现代女性要有优雅的能力。
市三是国内历史最久的女校,宋氏三姐妹、文学家张爱玲、艺术家顾圣婴都曾在此就读。而最近几年,又有一批年轻校友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其中有被评为“全球最具潜力女科学家”之一的应佚伦,有获得德国洪堡基金会索菲亚-科瓦雷夫斯亚奖的庄晓莹等。徐永初说,这些校友在校时都非传统意义上的“学霸”,但每一个人都有鲜明的个性,有自己的浓厚兴趣,最终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材之路。返校的校友们常说自己“情怀还在”“心理单纯”“自信敢拼”,这和徐永初提出的育人目标不谋而合:培养“德才兼备、秀外慧中、现代化开放型的女子人才”,具体细化为“独立、能干、关爱、优雅”四大特征。“办好学校最重要的就是形成特有的文化气息。市三的文化就是‘雅’,不仅是优雅的举止,更是独立深刻的思想认识带出的一种雅的气质。”
这么多年来,徐永初带着老师们边研究边实践,构建起女生的教育教学模式,比如,针对女生特点探索有效教学,帮助女生扬长避短;组建“赤橙黄绿青蓝紫”7类近40个学生社团;设计了理想信念、身心发展、人文社会、数理科技、艺术审美、综合体验六大类课程,包括《品味生活》《中西讲坛》《大学体验》等系列课程。“女生的教育有其独到之处,有不让须眉的拼劲,又有女性细腻、敏感的特质。因此,雅的教育,从读懂女孩的眼睛开始,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走进她们的心灵。”
选择“爱”:学生的事放在心上
徐永初说,恢复高考第二年,她考上了师范学校。原本她的分数可以学医,高中老师也曾劝她“个子小、嗓音不大好,做老师可能会很辛苦”,但她执着地选择了教育。“至今从未后悔过这一选择。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我还是会选择教师这一职业。”
选择了爱,所以投入。在市三,大家都知道,徐永初是“最爱找人聊天”的校长。除了学生座谈会、教工大会,早操、午餐甚至擦身而过,都能成为她和人聊天的好时机。高三(1)班的宋可源说,上3D打印设计课时,她发现学校的打印机坏了,令她意外的是她只是和学校“随口一提”,新的打印设备马上“到位”。“校长总是笑眯眯的,却把我们的事放在心上。我们反映的问题,都能得到及时解决。”因此,学生们也从不拘谨,在徐永初面前知无不言,大胆犀利地提出过“老师拖堂”“作业太多太难”“走班制教学怎么收作业”“午自修能否增加铃声”等意见和建议。
“现在评价一个学校,时常用数字来衡量,然而,教育家吕型伟先生有一句话,一所学校好不好,它应该是一个有故事的学校。这个故事不一定要高大上,而是平时师生间的细微交往,往往是这些细节影响孩子的一生、留在她的心间。”除了五花八门的课程,徐永初还坚持推出一门“不务正业”的必修课“教育戏剧”,“这是一门和高考无关的课程,却着眼学生综合素质和未来发展。每个人都是一座待开采的富矿,校长的使命就是让每个人遇见未知的自己。通过编导演,打开了学生的思维,学会自信表达,让心灵丰富起来。”
本报记者 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