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游母校 教育总含情
- 来源: 编辑:admin
(原标题:丹心游母校 教育总含情)
于丹在四中体育名师“韩茂富铜像”前忆当年的师生情 摄影/本报记者 崔峻
月初寒尚小,游子思校归。昨天北京气温虽是零摄氏度以下,一场说走就走的“寻根”之旅却分外暖心。知名文化学者、北师大教授于丹以北京四中校友的身份,与20余组北京青年报“教育圆桌”和副刊“青睐”的微信公号粉丝家庭同游这所百年名校。那四中的老校门、韩茂富老师的铜塑像、老校长办公室等标志性建筑,引发于丹的深情回忆。草木含情,细节刻骨,“教育圆桌”和“青睐”的粉丝们也对这所百年名校的育人之道深切共鸣。
“茂富大叔铜像”引出的“感恩”式教育
初入北京四中大门,体育教师韩茂富的铜像映入眼帘,下面刻着一行字:“ 有来生,我还为同学们喊操!”于丹摩挲着老师的铜像,动情地说,她心里的韩茂富老师,其实就是大家口中亲切称呼的“茂富大叔”。“他总是穿着一件蓝绒的运动服,在操场上给上体育课的同学们吹着哨子。”于丹说,“我的体育不好,跑步时总是落人两圈,他每每为我单独吹哨鼓劲,因为冠军已经是第一名了,似乎不需要鼓励了,在 茂富大叔 心里,最需要帮助的,恰恰是 落伍者 。”这份恩情,让于丹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给予”。
“一个什么样的学校能够有这样的吸引力,能让她的学生一辈子夜半梦回想起从这里带走的东西?能让她的员工老师们,觉得来生还愿意在此工作?”在“茂富大叔”的铜像前,于丹扣问着30年间的时光流变。事实上,千般恩情在于丹心里已经化为一系列定格:语文老师廖锡瑞患有胃病,上课时常常就用拳头顶着胃。历史老师兼班主任赵如璋,一头雪白的头发整齐地背向脑后面,讲课时一个夸张手势就像把学生带到了千军万马的古战场。“当时是住校,廖老师一个宿舍接一个宿舍帮助我们生炉子,暖暖的炉火后面,是那一年高考激烈竞争的大背景,老师们能陪我们多晚就陪我们多晚。”
于丹说:“就像有首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所唱出的境界,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行业呢?就是用自己的生命来提携影响一批人。我从四中这里学会了感恩教育,并且自己也成了一名教师。”天空薄阴,冬日料峭,于丹的这番“感恩”心语,却让“教育圆桌”和“青睐”的粉丝听众们涌起阵阵暖流。
“老校门”的回忆引出“尊重”式教育
上世纪80年代毕业于四中的于丹,连连感叹“学校变化太大,很多地方看似眼熟却又很陌生。”曾经的四中老校门,如今已被挪到四中新操场前,于丹站在校门前静默良久,一段回忆的闸门再次被“激活”:当年于丹初中毕业考入北京四中高中部,她的舅舅送她到校门口,远远地看到一位瘦瘦的老人,她的舅舅赶上前去深深鞠了一躬,原来,这位老人是舅舅上四中时的英语老师王老师,当年已经72岁的他仍在教学第一线,后来进校后于丹才发现,古稀之年的王老师继续教他们。
四中鼓励每一个人,成为他自己。回忆起来,于丹记得高中时代经常被数学熊老师追堵在操场上,领回去补数学。
学生给老师深深鞠躬,老师真心地为学生着急,这些本质上就是一种“尊重”,于丹认为自己的人格和梦想在这种“尊重”教育中得到了成全,“学校并不以成绩论学生”。于丹坦言,直到高考的时候自己的分数都不是特别高,但是“一定有着比分数重要得多的东西,那就是足够的尊重”。望着教学楼墙壁上的四中校训“勤奋、严谨、民主、开拓”,于丹说,这更增加了自己对母校的敬意。“好的教育是鼓励你遇见更好的自己,把个人命运和大时代关联在一起。读书不为稻粱谋,这是四中输出给我们的价值观。”
国学讲堂里共商“交流”式教育
游览校园的最后一站,于丹和圆桌以及青睐粉丝们一起来到了位于四中教学楼的国学讲堂。古香古色的方桌木椅,让人坐在这里仿佛能听见遥远的国风遗韵抑或唐宋经篇。于丹和家长在此围绕着“交流”式教育进行了零距离互动,包括家校交流、家长和孩子的交流等。
“三流的家长当保姆,二流的家长当教练,一流的家长当榜样。”怎么跟孩子正确交流?于丹的做法是:用事实说话。她分享了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女儿有一次上学没带饭盒,但是于丹并没有给她送到学校去,而是让她自己想办法向别人“借”了饭盒吃饭。有了这次“教训”以后,孩子再也没有忘带饭盒这类小事。于丹还亲见某考生在参加研究生复试时带着亲友团来一同应考。“考研、叠被子,这些都是孩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他们应自己独立来承担。家教要教孩子为自己买单、对自己负责,让孩子从小就有这个意识。”
怎么处理好家校关系?现场,一位妈妈以亲身经历提出自己的疑惑:“孩子被老师误会没戴红领巾,孩子后来在包里找到了,觉得委屈,家长应该怎么办?”于丹认为,从主观和客观来讲,孩子的行为是没守好既有规则。她用“冠必正钮必结”的古训说明,帽子戴正了,衣服扣子不要扣错了,鞋子穿好了,保持干净整洁,这对他人是一种礼貌,也是对规则的恪守,还是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表现。在座的家长频频点头,坦言受教颇多。在场的一位爸爸感叹:“一场小误会的背后,于丹老师用智慧化解了潜藏的家校矛盾,也实现了一场正面的引导。”
“真正的教育不仅是哪个学校、校长和老师的事,它是每个人在为未来做准备,而这就首先是始于父母之心。”于丹总结道。
文/本报记者 刘旭 刘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