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层基础 创新社会治理

来源:       编辑:admin
2018-12-16

四川新闻网眉山12月15日讯(魏超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共建共治共享,贵在创新,重在基层。

一、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实到城乡、社区”。基础非常重要,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基层就是党支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必须夯实基层。

1、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治理现代化程度直接影响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在多元化的社会治理体系中,基层是社会的单元细胞,同时又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不言而喻,对于一个拥有45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和89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而言,强基固本至关重要。

2、基层治理是基层现代化的政治领导力量和政治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政党都不可能具有的强大组织资源。把基层党建工作抓好了,我们的基层党组织牢不可破,我们的党员队伍坚不可摧,党的执政地位就坚如磐石,党和人民的事业就无往而不胜。”党的基层组织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织基础,承担着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等职能,因而不仅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政治领导力量也是政治保障。

3、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因此,推进新时代基层治理要把抓基层强基础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形成重视基层、关心基层、支持基层的鲜明导向,使党的基层组织更加强起来、党员队伍更加强起来、党的工作更加强起来,确保基层有能力为群众服务。

二、夯实基层基础 创新社会治理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要求和党的十九大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精神,仁寿县广泛调研、集思广益、结合实际,主动作为,着力夯实基层基础 ,勇于创新社会治理。

1、大力实施强基工程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坚持聚焦基层组织、基层党员,深入推进融合引领型党组织建设。一是建强基层组织。坚持基层党建与发展融合,分层分类抓好农村基层、城镇社区、产业园区、社会组织等领域党组织建设,创新党员活动方式,把基层组织建成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积极开展落实省、市、县级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建设,鼓励村集体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探索商业化模式发展物业和服务,积极消除集体经济空白村,建成一批集体经济示范村,形成党委政府、集体、企业和农民共生共进、共舞共富的发展格局。二是配强基层干部。实施优秀人才和党员“双向培养”计划,注重在致富能手、社区工作者等群体中发展优秀人才入党,建设融合引领型党员队伍。大力培养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每个村(社区)动态储备1—3名后备干部,形成村(社区)干部梯次培养的“一池活水”。三是加强基层保障。加大基层组织建设投入力度,逐年按比例提高村(社区)干部基本报酬,分类开展村(社区)干部培训,让基层有资金办事、有激情干事、有能力管事。

2、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乡村治理也呈现出新阶段的新特点。党的十九大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落实到仁寿的具体工作上,则是要充分尊重群众主体地位,着力到“农民夜校”“四议两公开一监督”“民办公助”等举措实施上,着力提升群众自治能力,调动发挥好他们的参与积极性,达到村民自治适应新形势。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提升农民法治观念,依法打击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加大对“村霸”和宗族恶势力整治力度,依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德治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挖掘传承,也离不开新时代道德的弘扬传递,在注重个人品德、家庭美德、乡村公德培养的同时,仁寿还将引导离退休干部、知识分子和工商界返乡人士等“新乡贤”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深入宣传道德模范、好人好事,以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方式在群众心目中树立道德标尺,提升德治水平,以此遏制婚丧高额礼金、乱办滥办酒席、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大力塑造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3、积极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发挥好人民群众主体作用,才能为平安建设提供力量源泉。近年来,仁寿县上下组织开展“红袖章”工程建设,动员党员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群防群治,延伸了社会治安防控触角,织密了化解矛盾纠纷网络,各类治安刑事案件发案明显下降,社会矛盾纠纷明显减少。一提起“红袖章”工程,百姓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说,这种共建共治的方式好!目前,全县共发展“红袖章”平安志愿者3万余名,他们在参与治安巡逻、排查不稳定因素、向公安机关提供线索、协助抓获犯罪嫌疑人等方面发挥作用,为平安仁寿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在共享共建共治上,仁寿县采取“聚民心、用民智、借民力、致民安”的理念,向科技要警力,靠群众创平安,逐步构建起人防网、视频网、情资网,“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治安防控网络。2017年,仁寿县以“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为目标,深入推进公安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实现联网集约化、立体化、信息化、规范化、智能化。

同时,仁寿县抓好“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工作,通过整合综治、信访、维稳、应急、司法、人社等部门,推出“中心+N”新模式,打造2.0升级版。

4、以“平安细胞”创建为重点  积小安为大安

社区、村镇、学校、单位、家庭……就像是社会的一个个细胞,细胞平安,肌体就平安。近年,仁寿县以基层“平安细胞”创建为重点,县、镇、村三级联动,构筑自上而下层层创建、从大到小逐级推动的平安建设管理体系,通过高质量抓点示范,推动各单位、各部门、各行业等内部开展小细胞的平安创建,积小安成大安。

坚持大区套小区,条块结合,点线面齐开花的做法,以基层为重点,通过在全市各单位、各部门、各行业内部广泛开展的“平安镇街、平安村居、平安单位、平安医院、平安校园、平安市场、平安景区、平安边界、平安家庭”等“平安细胞”工程建设,进一步落实各部门、各行业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的工作责任,使每个社会细胞都主动履行责任,自觉参与平安建设,构筑自下而上、从小到大,层层创建、逐级推动的平安建设管理体系,提高公众参与平安建设、激发社会各界参与平安建设积极性。

5、推动重心下移 提升社会治理综合能力

共建共治共享,贵在创新,重在基层。近年的实践也证明,城乡社区的服务管理能力越强,社会治理的基础就越实、越牢。一是健全村级自治体系。在依法划定责权的前提下,全县618个村(社区)充分发挥村(居)党支部、村(居)委员会、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等基层组织作用,不断规范村级责权、激发民主活力,达到村(居)民自治。二是完善基层协商民主机制。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职工、老模范、老军人、老代表“七老”作用,探索构建新的协商民主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向基层延伸。三是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途径,有效整合基层力量资源,探索建立集重点人群管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治安突出问题整治、基层综治网格信息化管理于一体的信息系统,打造共建共治的新格局。四是优化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以打造一批教育基地、实施一批文化工程、搭建一批文化平台、开展一批主题活动、拓展一批宣传载体“五个一”为抓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移风易俗、自尊自信、向上向善、孝老爱亲的良好社会风尚。目前,全县已建立1个法制广场、6个法制教育基地、1条法制宣传“一条街”、1个法制文化主题公园,深入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实现法治文化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