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南岸:“六项措施”构建法治社区

来源:       编辑:admin
2018-05-11

社区民警开展青少年法制讲座

 
社区民警开展青少年法制讲座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重庆市南岸区以加强和创新基层社区治理为重点,积极构建法治社区,有效提升了社区治理的法治化水平。

一是法治服务有场所。全区142个村居因地制宜成立或修建了法治工作室、法治长廊、普法宣传墙、社区警务室、综治中心等综治法治阵地,成为开展法治宣传和服务活动的公共场所。在“法治工作室”,公示统一的“法律服务室”标志、律师服务时间、服务内容、联系电话,建立律师微信群、QQ群,为群众提供及时便捷服务。

二是每个村居有队伍。在每个村居成立一支包括区服务群众工作组、职业律师、社区民警、社会贤达、社区干部、司法干部六类人员为主的法治服务队伍,主要开展法治讲座、调解矛盾纠纷、实施法律服务、提供法律援助、参与社区帮教、关爱特殊人群六项法治服务措施。此外,还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形式,针对特定群体开展优质、高效、专业法治服务。

三是矛盾纠纷有调解。南岸区在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中,探索创新了一些好的机制做法。比如,在涂山镇友于里社区探索建立“345”矛盾纠纷调解机制,用“调解积分”制度,2年时间成功化解邻里、物业等矛盾纠纷128件。 像花园路街道南湖社区的“谭孃孃工作室”、南坪镇康德社区的“谢阿姨调解室”这样的品牌调解室,在南岸有50余家,有专业所长的社会贤达和志愿者们在参与社区治理、化解矛盾纠纷、开展心理疏导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村规民约有规范。南岸区在社区治理过程中,坚持以自治、德治促法治,将村规民约作为村(居)民共同认可的“公约”,通过民提、民议、民商、民定、民督的形式,建立完善社区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小区公约、院规民约、家风家训,并公示上墙,使居(村)民生活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让每个村(居)民都耳熟能详,熟记于心,规范落实到行动上,为文明南岸增光添彩。

五是雪亮工程有推动。南岸区是全国公共安全和视频监控联网应用示范城区,全区建设联网视频监控镜头近2万路,建成全区—部门—街镇—社区四级视频监控系统,初步实现预警预测、智能卡口、人脸识别、智慧门禁、应急救援等智能应用,在服务管理社区矫正等重点人员和宗教场所等重点领域发挥着重大作用,为法治社区建设提供了智能化、信息化保障。

六是人民群众有感受。去年以来,南岸区各社区开展法治咨询服务18276人次,其中专业律师专业服务2173次。全区刑事案件发案明显下降,破案率明显上升,公众安全感连续5年达90%以上,公众安全感、群众对政法队伍的满意率和司法公信力呈逐年上升态势。 

来源:地方供稿

群众身边的法治文化宣传墙

 
群众身边的法治文化宣传墙  

南岸区职能门禁系统

 
南岸区职能门禁系统  

(责编:秦晶、吴昊)